银行系寿险业绩分化,中邮人寿亏超100亿成“亏损王”
2024-12-28 11:55:27
体育
facai369
与其他没有银行背景的保险公司来说,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等10家银行系险企,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不过,从2022年开始银行系寿险净利润就遭遇了“滑铁卢”。其中,“一哥”中邮人寿以2023年114亿元的净亏损成为银行系险企的“亏损王”。
在负债端监管趋严和资产端投资收益下降的双重影响下,银行系险企也无法继续“躺赢”了。
近日,10家银行系险企陆续发布了去年四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总的来看,2023年银行系险企净利润和保费继续承压。
数据显示,这10家险企共揽保费3643亿元,同比增长6.2%。与此同时,2023年10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实现净亏损161.42亿元,亏损额度远远超过2022年11.88亿元的亏损。
银行系险企历来被戏称“背靠大树好乘凉”,不过,受投资端疲软、监管趋严的行业大变局之下,银行系保险也无法继续“躺赢”了。
据10家银行系保险公司发布的去年四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3年10家银行系险企共揽保费3642.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9%。
与此同时,2023年10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实现净亏损161.42亿元,远远超过2022年11.88亿元的亏损,而在2021年,这10家险企大赚97.61亿元。
总的来看,银行系保险公司的业绩表现出现了明显分化,单从保费收入来看,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排名前三名为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98.66亿元、404.95亿元、397.13亿元。
从保费增速来看,中邮人寿、招商信诺、中银三星、中荷人寿、交银人寿的保费收入增速均超过了20%,其中,中银三星的保费收入增速达到了43.53%,位居第一位。
此外,10家银行系保险公司中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这三家的保费收入为负增长,其中建信人寿下降幅度最大为20.6%。
从这10家银行系险企的盈利能力来看,招商信诺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交银人寿、中荷人寿均实现盈利,合计盈利11.01亿元,其中招商信诺2023年净赚4.02亿元,夺得榜首。而中邮人寿、建信人寿、光大永明人寿、中信保诚人寿这4家寿险公司亏损,合计亏损172.42亿元。
在这172.42亿元的亏损中,仅中邮人寿一家的亏损额就达到了114.68亿元,占比超六成。同样亏损较多还有保费下滑的建信人寿,亏损从2022年的12.19亿元扩大至42.99亿元。长期利润表现较好的中信保诚也由盈转亏,2023年全年亏损8.27亿元。
2023年对于中邮人寿可以说是苦与乐并存。
作为中国邮政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中邮人寿依托于邮政集团既有网络和资源提供销售、服务和相关辅助工作,以银行渠道为主要代理渠道,其保费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2023年中邮人寿正式成为继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太平人寿、人保寿险“老七家”寿险公司之外,第七家保费规模破千亿元的险企。总资产、保险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均位列银行系保险公司第一,被业内称为银行系寿险“一哥”。
然而,与保费收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邮人寿的净利润却不尽人意,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数据显示,中邮人寿净利润在2019年达到16.88亿元的新高后就开始停滞不前,2020年、2021年分别实现了13.16亿元、14.03亿元净利润,而2022年中邮人寿净利润遭遇“滑铁卢”,仅实现3.97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超70%。
2023年,在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邮人寿的净利润并没有迎来市场期望的“绝地反击”,相反,其更是出现了从2014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并且亏损金额达到了114.68亿元,暂列人身险公司首位。
对此,中邮人寿解释称,超百亿的亏损主要是受准备金折现率和投资收益不及预期的影响。
2023年国债利率不断下行,再叠加新会计准则对履约现金流采用现行市场折现率,给折现率带来很大的波动,因此造成了需要准备更多的准备金以弥补差额,从而引起利润表的剧烈波动。受此影响,中邮人寿因准备金折现率下降就直接造成了112.1亿元的利润流失。
此外,投资收益下降或是造成中邮人寿扭盈为亏的另一主因。
受资本市场不及预期等多因素影响,2023年中邮人寿实现投资收益率2.7%、综合投资收益率3.01%,为10家银行系保险倒数第二位,而其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4.99%、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37%。
除了利润和保费的发展不同步外,另一大横亘在中邮人寿经营中的问题在于偿付能力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截止去年四季度末,中邮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60.4%,环比上季度末上升4.0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86.2%,环比上季度末上升 0.1个百分点。
虽然中邮人寿的偿付能力尚属达标,但并未达行业平均水平。根据2024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信息,保险业2023年末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6.5%和127.8%。
除了陷入了“增收不增利”困境的中邮人寿外,在银行系保险公司中还有多家的利润增速弱于保费增速。
其中,招商信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0.65%,而其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72亿元,中信保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6%,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0.02亿元。
据了解,增收不增利常在银行渠道发生,这与银行渠道的客户群体和产品结构有关。
银行系保险公司长期以来依靠银行的保险业务渠道来实现保费规模的增长,但随着银保渠道的逐步开放,银保渠道的竞争变得愈发地激烈,并且银行渠道的客户群体以理财为主,长期维持高利率加之投资收益的下降,直接导致保险公司利差损缺口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利润下滑。
那么银行系险企该如何解决保费规模扩大净利润却下降的问题呢?
以“一哥”中邮人寿为例,在负债端,其开始放眼于传统的银保渠道外,逐渐拓展多元渠道。
2022年,中邮人寿引入有着中国内地保险代理人制度“鼻祖”之称的友邦保险成为第二大股东,彼时中邮人寿表示,未来友邦保险将在产品开发、科技、投资、风险管理、拓展和深化中邮保险独有分销潜力方面,为中邮保险提供专业支持。
经过两年时间,中邮人寿相继开启团险职域营销、中介等渠道,2022年实现新业务价值70.5亿元,同比增长31%,为2020年的3.8倍,2022年中邮人寿保险规划师队伍从无到有突破700人,专兼职讲师队伍达到近3000人。
负债端拓展方向明确后,中邮人寿也开始了完善资产端布局。
2023年9月,中邮人寿以42亿元接手北京昆庭资管全部股权债权,总投资金额42.56亿元。北京昆庭的主要资产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中粮·置地广场项目。同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意中邮人寿全资子公司中邮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业,这也是中国获批开业的第34家保险资管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下半年以来,监管三度发文确保“报行合一”尽快落到实处,这给保险业,尤其是依赖银保渠道的险企带来阵痛,大量产品下架整改。
不过,背靠银行大树好乘凉的银行系险企却因具备一定的股东优势,与体系内银行网点资源捆绑得更为紧密,所以在“升级换挡”时,悲观中有乐观。
公开资料显示,在监管严格压实“报行合一”,控制银保渠道费用之下,中邮人寿负债成本下降,新单负债成本率为3.91%,同比压降了18个BP。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