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鬼
2024-12-26 20:52:54
欧洲杯直播
facai369
人鬼
经过唯物主义的大洗礼,鬼神的观念在现代人心目中已经很淡漠了。但是我们还是能隐约感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鬼的所指。日常用词中有魔鬼、厉鬼、吊死鬼、饿死鬼、胀死鬼、吸血鬼等等。中国有天神、地祇、人鬼之说,人和鬼并称,人和鬼关系密切。鬼是人变的,人和鬼的区别在于人是活的,鬼则是死人之魂。人和鬼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人是活人,鬼是死人(之魂);人生活在阳界,鬼生活在阴界(冥界);人是实体,鬼是幽灵。鬼可视为反物质之人。
鬼guǐ见尾“㈠迷信称人死魂灵为鬼。《礼·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㈡指万物的精灵。《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三六移居公安山馆》:'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㈢隐秘不测。《韩非子·八经》:'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㈣机智,狡诈。《方言》:'虔、儇,慧也。自关而东,赵魏之间谓之黠,或谓之鬼。’《南史·茹法珍传》:'初,左右刀敕之徒,悉号为鬼。’㈤星宿名。见'二十八宿’。㈥国名。见'鬼方’、'鬼国’。”,越南语quỉ,金尼阁kuèi,郑张尚芳(见微)kul?(居伟)。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鬼”解字:“象人身而巨首之异物,以表示与生人有异之鬼。其下从人、
、大、 无别。其从人者为《说文》篆文所本。《说文》篆文又从 者乃后世之增繁。郭璞注《尔雅》引《尸子》:'古者谓死人为歸。’《说文》:'鬼,人所歸为鬼。从儿,甶象鬼头,从厶。
古文从示。’殷人神鬼观念已相当发展。鬼从人身明其皆从生人遷化,故许慎所释与殷人观念近似。”。
鬼工:言技艺极其精巧,非人力所能为。
鬼才:才气怪谲。
鬼子:骂人的话。
鬼方:殷周时西北部族名。《竹书纪年上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三十四年,克鬼方,氐羌来宾。”《易·既济》:“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其地何在,旧说不一,近人考谓当在岐周以西,汧、陇之间。
鬼戎:鬼方的别称。《竹书纪年·殷武乙》:“三十五年,周公季历伐西落鬼戎。”《后汉书八七·西羌传》:“周古公踰梁山而避于岐下。及子季历,遂伐西落鬼戎。”
鬼火:墓地或沼泽出现的青色燐光,俗称鬼火。
鬼手:詈词。
鬼主:唐宋时分布在中国西南边境部落首领的称号。其俗尚鬼,称主祭者为鬼主,故其酋长号都鬼主,部落大者称大鬼主。
鬼市:夜间集市,至晓而散,故称鬼市。
鬼目:草名。
鬼奴:古代泛指南海居民。宋朱彧《萍州可谈二》:“广州富人多蓄鬼奴,绝有力,可负数百斤……亦谓之野人,色黑如墨,唇红齿白,发卷而黄。”又:“船忽发漏,既不可入治,令鬼奴持刀絮自外补之,鬼奴善游,入水不瞑。”
鬼伯:鬼王。即阎王。
鬼胎:迷信的人称妇女所生的畸形儿为鬼胎。
鬼侯:商纣王时诸侯。
鬼祟:鬼物为害。
鬼教:讥斥佛教之称。《魏书·李瑒传》:“瑒自理曰:'……礼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是以明者为堂堂,幽者为鬼教。佛非天非地,本出于人,应世導俗,其道幽隐,名之为鬼,愚谓非谤。’”
鬼票:旧时迷信,凡客死外地,柩运还乡时,须向城隍庙请鬼票,沿关津焚化,不然,云魂不得过。
鬼魅:人死为鬼,物精为魅。
鬼头:㈠古钱币有蚁鼻钱,俗名鬼头。亦称鬼脸钱。形上狭下广,狭处有小孔,面有刻鏤。近世在长沙等地常有出土。近人考证,为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使用的钱币。
鬼门关:神话中指通往阴间的门。
以上诸词的解释摘自《辞源》,以下解释摘自《新华字典》网络版。
《新华字典》(网络版)'鬼’字注解:鬼guǐ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鬼魂。鬼魅。鬼蜮(a.鬼怪;b.阴险害人的)。阴险,不光明:鬼话。鬼黠。鬼胎。对人的蔑称或憎称:酒鬼。烟鬼。鬼子。吝啬鬼。恶劣,糟糕(限做定语):鬼天气。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鬼精灵。表示爱昵的称呼:小鬼。机灵鬼。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详解:鬼guǐ【名】(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同本义【devil;apparition;ghost】
鬼,人所归为鬼。——《说文》
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载鬼一车。——《易·睽》
为鬼为蜮。——《诗·小雅·何人斯》
仓颉作书鬼夜哭。——《淮南子·本经》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屈原·国殇》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鬼伯(鬼王);鬼雄(鬼中的强者);鬼物(鬼怪,鬼魅。有别于生人,故称鬼物);鬼教(说阴间鬼神之事)
万物的精怪【goblin;demon;spirit】
鬼者,老物之精也。——《论衡·订鬼》
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礼记·祭法》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唐·杜甫《移居公安山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又如:鬼王(群鬼的首领);鬼车(传说中长有九头的妖鸟);鬼名(神灵统率之兵。即神兵);鬼卒(即鬼兵、神兵)
沉迷于不良嗜好或患病已深的人【devil】——通常用于骂人语。如:酒鬼;色鬼;烟鬼;鸦片鬼;懒鬼
不可告人的打算或计谋【dirtytrick】。如:捣鬼;心里有鬼
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fellow】。如:小鬼;机灵鬼
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如:小气鬼,吝啬鬼
蠢人,莽汉——用于骂人话【fool】。如:死鬼;老鬼
姓
鬼guǐ【形】隐秘不测【secret;stealthy;surreptitious】
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韩非子·八经》
又如:鬼促促(鬼鬼祟祟);鬼诨(应酬;应付);鬼慌(暗里着急;心慌)
慧黠,机警【clever;smart;exquisite;strange and
changeful】这孩子真鬼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唐·岑参《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又如:鬼工(形容制作的精巧,非人力所能及);鬼才(才情怪谲,资质出众的人);鬼幻(似鬼神般变化莫测);鬼出电入(比喻出没迅速而难测)
在传统中,因鬼与歸音相近,人死歸于尘土(唯物主义的看法)或歸于冥界/阴界(唯心主义的看法)而将鬼和歸相联系。《康熙字典》鬼:《唐韵》《集韵》《韵会》居伟切音诡《说文》人所歸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尔雅释训》鬼之为言歸也《诗小雅》为鬼为蜮《礼礼运》列于鬼神《注》鬼者精魂所歸《列子天瑞篇》精神离形各歸其真故谓之鬼鬼歸也歸其真宅
又《易既济》高宗伐鬼方《诗大雅》覃及鬼方《传》鬼方远方也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舆鬼鬼祠事中白者为质《注》舆鬼五星其中白者为质 又姓《前汉书郊祀志》黄帝得宝鼎冕侯问于鬼臾区《注》黄帝臣也
又国名《山海经》鬼国在负二之尸北 又乌鬼《杜甫遣闷诗》家家养乌鬼《漫叟诗话》川人家家养猪每呼猪作乌鬼声故谓之乌鬼《梦溪笔谈》夔州图经称峡中人皆养鸬鹚以绳系颈使捕鱼得则倒提出之谓之乌鬼《元微之江陵诗》病赛乌称鬼《自注》南人染病竞赛乌鬼
又《扬子方言》虔儇慧也自关而东赵魏之间谓之黠或谓之鬼
《礼·祭义》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奇异混合,它将众生死后骨肉发生分解歸于尘土称之为鬼,并认为众生所具之“气”(生命的气息、灵魂、魂)为“神之著也”。人死后被奇怪地分为了鬼、神两部分:归于尘土的骨肉属于冥府(鬼),脱离肉体的气(灵魂、精神)属于天国(神)。这种两分使原来的鬼(魂、鬼魂、气、精神)升华成了神。《礼·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圣人以是为未足也,筑为宫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生也。……燔燎(膻)[馨]芗,(见)[覸]以萧光,以报气也。此教众反始也。荐黍稷,羞肝肺首心,(见间)[覸]以侠(无瓦),加以郁鬯,以报魄也。”
理解古人鬼之概念的关键之处是要弄清楚甶(鬼头)是什么东西。甶fú帮物“髑髅。《说文·甶部》:'鬼头也,象形。’是'鬼、畏、禺’等字上部所从的形体。清倪涛《六艺之一録二一二》:'人死髑髅也,象肉尽而骨巉岩之形。’”,郑张尚芳(非物)bɯd(分勿)。支谶译pūr、put、支谦译puṣ为弗(非物),安世高译pūr为不(帮物、帮有、帮尤),古诺斯语表否定的前缀út-、英语表否定的前缀for-皆出自汉语的否定词不/弗/勿,也就是说古诺斯语表否定的前缀út-即汉语之勿、英语表否定的前缀for-即汉语之弗;波斯语pūr意为儿子。甶可还原为put、pul、pur、pūr。《说文·甶部》:“甶,鬼头也。象形。凡甶之属皆从甶敷勿切”。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甶”解字:“象鬼头形,与《说文》甶字篆文形同。《说文》:'甶,鬼头也。象形。’”甶即鬼头也,其核心是“头”。《词源》对甶的解释是髑髅即人的头盖骨,这是一个符合历史的极其准确的解释。
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和容庚的《金文编》都只收录了一个甶字,其上部光光生生皆无一撇。从甲骨文“鬼”字来看,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所收录的7例“鬼”字中,上部为田(即甲)的有6例;因此,甶即田(甲)也,甶=田(甲)。甲jiǎ见狎“㈠植物果实或动物的硬质外壳。㈡古代军人所服革制护身衣。㈢天干的第一位。引申为首位或居于首位。㈣代词。㈤旧时户口编制单位。㈥姓。”、xiá“㈦习熟。通'狎’。”,越南语giáp,郑张尚芳(见狎)kraab(古狎)。《说文·甲部》:“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一曰人头宜为甲,甲象人头。凡甲之属皆从甲古狎切。 古文甲。始于十,见于千,成于木之象。”。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解字:“甲骨文甲字作十者,郭沫若谓为鱼鳞之象形《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林义光《文源》曰:'按古作十,不象人头,甲者皮开裂也,十象其裂文。’按二说均未可确证,姑存其说。或增囗作田,为殷先公上甲之专名。囗蓋象藏主之匰。罗振玉为田即小篆
之所從出,小篆变田为 者,蓋作田又與田畴之田相混,故申其直畫出 外以别於田畴字《雪堂金石文字跋尾》。按罗说可從。《说文》:'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一曰人头宜为甲,甲象人头。凡甲之属皆从甲古狎切。 古文甲。始于十,见于千,成于木之象。’按《说文》说解不确。”“释义”:“一.用为十干之一。二.用为先公先王及先妣之庙号。”不是“甲象人头”而是匣子里装有人头为甲。正因为如此,甲(头)才有第一的意思,也才列为天干的第一位。甲骨文之甲即拉丁语caput、梵语kaput-,唯有如此,才能解释甲(田)=甶,甶的读音*put-当出自甲*caput/*kapul的第二个音节。甲*kapul的反切音*kul即鬼也。
汉语的頁和英语的head皆出自甲*caput,两者是同源词。頁xié匣屑“㈠人头。古'首’字。《说文》:'頁,头也。从
从儿。古文[旨首]首如此。’”、yè“㈡同'䈎’、'葉’。书册中的一纸为一頁。也指一纸的一面。本作'䈎’。”,越南语hiệt,郑张尚芳(以葉)leb(與涉)、(匣屑)gleed(胡结),英语head。《说文·頁部》:“頁,头也。从
从儿。古文[旨首]首如此。凡頁之属皆从頁。 者,[旨首]首字也胡结切。”。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解字:“象人之頭及身、頭上有髪之形。以人身映衬頭部特点,表示人之头颅,故與省略身形之
、 首字实同。《说文》:'頁,头也。从 从儿。古文[旨首]首如此。’”“释义”:“人之首也。”甲骨文之頁、首并不像是人头,而像兽头,很可能是马头。《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head(n.1.头,头部.头脑.头脑;天赋;能耐.<非正式>(尤指醉酒后引起的)头痛.一头高.(用于抛硬币决定输赢的)头像面,(硬币的)正面.):Old English hēafod,of
Germanic origin;related to Dutch hoofd and German Haupt.《培根词汇》head(n.):Old English heafod'top of the body’also'upper end of a slope,’also'chief person,leader,ruler;capital city,’from
Proto-Germanic *haubudam(cf.Old Saxon hobid,Old Frisian haved,Old Norse hofuð,Middle Dutch hovet,Dutch hoofd,Old High German houbit,German
Haupt,Gothic haubiƥ'head’).from PIE *kaput-'head’(cf.Sanskrit kaput-,Latin caput'head’).甲*kaput-在汉语中音转为頁*hweat(匣屑)、*yeap(以葉.与葉、䈎同音):PIE *kaput-'head’>甲*kap>頁*yeap(以葉),PIE
*kaput-'head’>*hwawut(相当于弗里斯兰语haved)>頁*hweet(匣屑)。
拉丁语单词caput是一个多产词,英语中有若干单词皆源自它(如chief、captain、capital等)。《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chief(n.1.(民族,部落)首领;酋长.(机构)最高长官.<非正式>长官;老板;头儿.2.【纹章】上段(盾徽顶部的宽横带).(底部的)主带.adj.主要的,首要的.(官位,职权)首席的,主任的.):Middle English:from Old French
chief,chef,based on Latin caput'head’.《培根词汇》chief(n.):c.1300,'head,leader,captain;the principal or most important part of
anything;’from Old French chief'leader,ruler,head’of something, 'capital city’(10c.,Modern French chef),from
Vulgar Latin *capum,from Latin caput'head,’also'leader,chief person;summit;capital city’(see capitulum).《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captain(n.船长.(民用飞机的)机长.海军上校.领袖,首领):late Middle English(in the general sense'chief or leader’):from Old French
capitain,from late Latin capitaneus'chief’,from Latin caput,capit-'head’.《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capital1 (n.1.首都;首府.(某种活动或产品的)重要城市.2.资本,资金.公司资产净值.资本家,资方.<喻>资本(有某种价值的资源).3.大写字母.adj.1.(犯罪,控告)可判死刑的.2.(字母)大写的.3.<非正式,旧>极好的.):Middle English:via Old French from Latin capitalis,from caput'head’. 普林尼在《自然史》第18卷,第3章中说:“甚至金钱pecunia也源自家畜pecus一字。……国王塞尔维乌斯是第一个把牛羊图形铸造在钱币上的人”(《罗马共和国时期(上)》杨共乐选译第116页)。对有猎头习俗的部落或者以敌人首级记功奖励的民族而言,敌人的首级(头颅)是有价值的。战国时期的楚国铸造贝币,俗称“鬼脸钱”。古代金币、银币的正面铸以首领的头像,头当可引指资金、资本。《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capital2 (n.【建筑】柱头,柱顶):Middle English:from Old French capitel,from Latin capitellum'little head’,diminutive of Latin caput.
汉语田猎之田并非出自田地之田而是出自甲(甲骨文作田)。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田”解字:“象田猎战陈之形。古代贵族有囿以为田猎之所,囿有沟封以为疆界,亦即隄防,其形方,因谓之防。甲骨文田字从囗从十井丰等,囗象其防,十井丰等表示防内划分狩猎区域。故封疆之起在田猎之世。围场之防,就田猎言,本以限禽兽之足,就封建言,则为封疆之界,故此古代之封疆,必为方形。而殷代行井田制,其井田之形亦必为方形。此井田乃农耕之田,已非田猎之所。后世不知农田阡陌之形初本田猎战阵之制,故《说文》云:'田,陈也。樹穀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不确。”释义:“一.田猎也。二.农耕之田。”狩猎肯定是在野外,是在井田之外的荒郊野岭。狩猎时的活动范围非常宽大,不可能有方形之防。即使狩猎是在固定的囿内,此囿是相当广大的。即使囿之间有划分的界限,这个界限也是以自然的山川险阻来划分的,绝不可能是“田”字形。因此田猎之田并非田地(井田)之田。田猎之田原本是甲,田猎之意的田其实是甲的动词化;田猎意即猎头。猎头而来的甲有猎头之意,田(甲)由猎头引申出田猎、狩猎之意。田猎之田(甲)和井田之田是由于字形相同而相混的。甲*capul/caput引申出汉语的殺和英语的kill。殺shā审黠“㈠杀死。㈡灭亡,败坏。《庄子·大宗师》:'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唐成玄英疏:'殺,滅也;死,亦滅也。’㈢猎获。《礼·王制》:'天子殺,则下大绥。’㈣激战。㈤形容极甚之词。通'煞’。㈥收煞,结束。”、shài审怪“㈦凋落。㈧割削,剪裁。㈨省,少。㈩等差。”、sà《集韵》桑葛切(心曷)“十一.暗淡貌。”,越南语sái、sát,郑张尚芳(生黠)sreed(所八)、(生皆)sreeds(所拜),英语kill。《说文·殳部》:“殺,戮也。从殳杀声。凡殺之属皆从殺臣铉等曰说文无杀字相传云音察未知所出所八切。”。甲*capul>*cal>*sal(>波斯语sar'头’)>*sadr>*srad>殺shā,甲*capul>*cawul>*cwal>原始日耳曼语*kwaljanan。《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kill(v.1.致死,杀死.(大规模)杀光,灭绝,使绝迹.(作家)让人物'死去’.(动物)屠宰后出(指定数量的肉).2.终止;挫败.停止(计算机程序、进程).<非正式>关掉(电灯、发动机).…):Middle English(in
the sense'strike,beat’,also'put to death’):probably of Germanic origin
and related to QUELL.The noun originally denoted a stroke or blow.《培根词汇》kill(v.):c.1200,'to
strike,hit,beat,knock;’c.1300,'to
deprive of life,’perhaps from an unrecorded of Old English
cwellan'to kill’(see quell),but
the earliest sense suggests otherwise.《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quell(v.(尤指用武力)终止;镇压,平息(叛乱等).征服;使缄默.压制,抑制;消除(尤指不愉快的感情)):Old English cwellan'kill’,of Germanic origin;related to Dutch
kwellen and German quälen.《培根词汇》quell(v.):Old
English cwellan'to kill,murder,execute,’from Proto-Germanic *kwaljanan(cf.Old English cwelan'to die,’cwalu'violent
death,’Old Saxon quellian'to
torture,kill;’Old Norse kvelja'to
torment;’ Middle Dutch quelen'to
vex,tease,torment;’Old High German quellan'to suffer pain,’German quälen'to torment,torture’),from PIE *gwele-'to throw,reach,’with extended sense of'to pierce’(cf.Armenian kelem'I torture;’ Old Church Slavonic zali'pain;’Lithuanian galas'end,’gela'agony,’gelati'to sting’).
甲骨文之周亦出自田(甲)。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周”解字:“《说文》:'周,密也,从用口。’按金文周字
免簠'王在 ’,无惠鼎'王各於 庙’,夨令彝之周作 、 二形,善夫克鼎周字作 、 二形,毛公鼎作 ,故甲骨文 、 应即周字。 象界划分明之农田,其中小点象禾稼之形,姬周之先世居于晋南之邠,后古公亶父迁于岐山下之周原,乃称为周。殷商甲文之周多见于武丁卜辞,早于古公亶父迁岐约二百年,故殷商甲文之周,與姬周有别。早周甲文从口,與君商二字从口同意,示国家政令所从出,是为姬周之周。”释义:“一.方国名,與姬周有别。二.姬周.三.妇周,人名,为周女嫁于殷王者。”甲骨文田中带点之“周”可以解释为带有血迹的田(甲)。包裹起来装在匣中的头颅是可以引申出密义的。康僧铠译cu、康僧会译cyu、(v)ju为周(照尤)。周在上古为舌根音,汉语的通假字可以为证。“周”与“纠”古书通假,《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孙周”,《史记·宋微子世家》作“公孙纠”,《史记·晋世家》“公子周”,《集解》引徐广曰:“一作纠”。纠jiū居黝切(见母黝韵)、jiǎo《集韵》举夭切(见母小韵),“周”在上古当是见母。《说文·木部》:“椆,木也。从木周声。读若丩。”。丩,《集韵》居尤切(见尤)音鸠(支谶译ku为鸠(见尤));“周声读若丩”是周的本读,这也证明周在上古汉语中为见母。周之古音为*cu,缀加流音作衬音尾为*cur/*cul,衬音尾换位成中垫为*cru/*clu。甲*capul的反切音*cul即是周:甲*capul>*cul(鬼、周)>周*tʂu>周zhōu。
甲*capul还发展成骷髅和英语skull。《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skull(n.颅骨,头骨.人头,人脑.):Middle English scolle;of unknown origin;compare with Old Norse
skoltr.《培根词汇》skull(n.):'bony
framework of the head,’c.1200,probably from Old Norse
skalli'a bald head,skull,’a
general Scandinavian word(cf.Swedish skulle,Norwegian skult),probably related to Old English scealu'husk’(see shell(n.)).But early prominence in southwestern texts suggests
rather origin from a Dutch or Low German cognate(c.g.Dutch schol'turf,piece of ice,’but the sense of'head bone framework’is wanting).Derivation
from Old French escuelle seems unlikely on grounds of sound and sense.Old
English words for skull include heafod-bolla.甲在汉语中也发展成殻,甲在现代汉语中的首义已经是“植物果实或动物的硬质外壳”。殻qiào溪觉“坚硬的外皮。《说文》作'’。”,越南语xác,郑张尚芳(溪觉)khroog(苦觉)右下原作一,此后起通用字,见论衡;郑张尚芳几(见脂)kril?(居履)。《培根词汇》shell(n.):Old English sciell,scill,Anglian
scell'seashell,eggshell,’related
to Old English scealu'shell,husk,’from Proto-Germanic *skaljo'piece cut
off;shell;scale’(cf.West Frisian skyl'peel,rind,’Middle Low German schelle'pod,rind,egg shell,’Gothic skalja'tile’),with the shared notion of'covering that splits off,’from PIE root
*(s)kel-(1)'to cut,cleave’(cf.
Old Church Slavonic skolika'shell,’Russian skala'bark,rind;’see scale(n.1)).Italian scaglia'chip’is from Germanic.
将甲骨文的田(甲)、甶比对成头有一个问题需要加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头是圆形而田(甲)、甶却是方形,两者在外形上并不相似,田(甲)、甶怎么会是头颅呐?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是受到别的民族习俗的启发而完成的。公元前2世纪,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和同时代的斯多葛学派哲学家波西多尼斯都分别对凯尔特人的服装、武器、习俗、礼仪等方面作出了详尽的描绘,例如,波利比奥斯生动地描述了凯尔特人有赤身裸体作战和猎取敌人头颅的习俗;同样的描述也出现在波西多尼斯的著作中。尽管他们的原著现在已经无法找到了,但他们对凯尔特人的描述还是被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的作家们,如斯特拉博和迪奥多罗·西库罗斯等人引用。在凯尔特宗教和艺术中,头颅具有重要地位。同其他许多民族一样,凯尔特人也认为一个人的灵魂应该在他的脑袋里面,所以他们经常会把那些战败敌人中最优秀的勇士的头颅割下来,放入神殿内石柱的神龛中以祭神灵。凯尔特人割取敌人头颅取是因为他们认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取敌人的灵魂,以达到辟邪驱魔的目的。希腊作家迪奥多罗·西库罗斯描述道:“在敌人倒下的时候,他们砍下敌人的脑袋,挂在战马的脖子上,然后再把这染血的战利品交给自己的随从,随从们唱着赞美神的颂歌将战利品带回去。最终,就像在狩猎时杀死了值得自豪的动物一般,他们把战利品中过去还没有'收集’过的钉在自己的屋子里。如果砍下的是敌人中最有名气的战士的脑袋,他们会先把它浸泡在雪松油中,然后仔细地收藏在箱子里。他们会向外人展示自己的收藏,而且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祖先、父亲或自己没有为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就出售这些藏品中的某些人而感到荣耀万分。据说他们中的某些人曾吹嘘:有人愿意出与头颅重量相等的金子作为交换条件,他们也没有动心。这是为了表现野蛮人的崇高思想,因为出售具有这种价值的战利品是不光彩的。”收藏在箱子里的(敌人中最有名气的战士的)脑袋就是甲骨文之田(甲、甶)。田(甲、甶)实为装有敌人最有名气战士脑袋的匣子,这一匣子的外面还用绳索之类捆成十字形。匣xiá匣狎“贮藏东西用的器具。大的叫箱,小的叫匣。”,越南语hạp,郑张尚芳(匣狎)graab(胡甲),英语box、case、casing、casket。《说文·匚部》:“匣,匮也。从匚甲声胡甲切。”。装头颅(甲)的箱子叫匣。英语case(盒;套;壳;罩;容器)from Latin capsa,related to capere'to hold’。这个词和汉语的匣同源,从汉语来看,它们皆出自甲caput。英语box((多指正方形或长方形有盖子的)箱,盒,匣):late Old English,probably from late Latin buxis,from Latin pyxis'boxwood box’,from Greek puxos.从汉语来看,拉丁语pyxis当出自caput之put(甶)。
甲骨文之異表示的是禩(祀)。異yì喻志“㈠分开。㈡不相同。㈢其他,别的。㈣奇特。㈤怪异,诧异。㈥怪异的事。㈦㈧㈨㈩”,越南语dị,郑张尚芳(以之)lɯgs(羊吏)金文異象双手护住头所顶物,为戴翼初文,英语queer、odd;郑张尚芳翼(以职)lɯg/b·lɯg(與职),支谶译yik、支谦译(v)śa、(v)śik、(v)ṣak为翼。《说文·異部》:“異,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凡異之属皆从異徐锴曰将欲與物先分異之也礼曰赐君子小人不同日羊吏切。”。異之分义是因匣中的头颅是与人体分开的而引申出来的。它的奇特、怪异义与头顶田之人的造型异于正常人有关。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未收录異而将双手上举田(甲)之大归为祀。解字:“
象人举子之形,子即祭祀中象征神主之小兒,即所谓'尸’。举'尸’即会意为祀。在书写使用中, 所从之 由头與臂相接渐譌变为甲、 ,遂譌为 、 等形,为《说文》禩祀别体字所本,即祀之初文。《说文》:'異,分也。’为后起义。参见卷一示部祀字说解。”“释义”:“一.人名或国名。二.同禩(祀),祭也。”。容庚《金文编》收录8个異字,下皆为大上举双手;上面为田(甲)7例,田(甲)和头分离仅1例(大的头部亦不见)。大双手张开上举、头顶田(即甲、甶)为異,此異的本义为禩(祀);它表明古人曾以头颅(即甲、甶)为祀之习俗。猎取头颅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祭祀,是为了满足祭祀活动之需要。以田(甲、甶)为禩(祀)同时也表明田(甲、甶)为祭祀活动中的主要祭祀物之一。
殷商时期的田(甲、甶)可能放在神龛内或骷髅架上。罗克佩尔图兹神庙是凯尔特-利古里亚人最负盛名的庙宇之一,位于罗讷河口,是萨利安人宗教集会的场所。建造在两个平台上的罗克佩尔图兹神庙是公元前3世纪频繁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公元前2世纪罗马化时代,它被大火烧毁。人们至今也没有在这里发现任何祭祀遗留的物品,既没有祭坛也没有深坑,而这两样都是祭拜所必需的。人类颅骨的发现则让人们将这些神庙与比利时式的神庙作一番比较。为安放头颅而凿上空腔的石柱(第109页罗克佩尔图兹回廊,公元前3世纪,仁爱博物馆,马赛)似乎在向人们暗示,它们更像是为纪念英雄和祖先的功绩而建造的。作为凯旋门(柱),上面的头颅当是敌人的;其功用大致和歼敌石相仿。阿兹特克人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就是死在战场上或者作为祭品被献给神。这是阿兹特克男子能上天堂的两个途径。“剥人皮”要在阿克斯皮·托泰克神的庙宇前进行两天,这个仪式是作为春天庆祝万物复苏祭祀的一部分举行的。被处死的俘虏被祭祀者直接拉到祭祀石上用石刀开膛、生挖心脏,然后他们的尸体从台阶上被扔下去。由专门的人剥去他们的皮,然后切成几个部分。一条大腿献给统治者,俘虏者获得除头以外的其他部分,头颅则放置在一个巨大的骷髅架上。接下来就是吃人的部分了。武士把亲戚召唤到家中,就着一小片人肉吃一小团生玉米仁。这样的行动具有宗教的象征意义,象征着牢记大地的恩惠。但是宴会的主角——武士——是绝对不会碰人肉的。
甲骨文卑从又从甲,右手执甲为卑,暗示着所执田(甲、甶)的地位低下。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些没有身体的头颅被手持者完全征服。昂特蒙神庙也是凯尔特-利古里亚人最负盛名之一,同样位于罗讷河口。“割下的脑袋,上面按着首领的手”(第108页。石雕。昂特蒙神庙,公元前2世纪,普罗旺斯艾克斯博物馆)断头披散着头发、眼睛、嘴巴皆闭,断头上放着一只完全张开的手,这个动作让人想起胜利者手提战利品(头颅)的情景。从又从甲之卑与此类似。卑bēi,郑张尚芳(帮支)pe(府移);卑的读音当源自甶*put/*pul。
双手奉田(甲、甶)为畀。畀bì帮至“给予。”,越南语tỷ,郑张尚芳(帮脂)pids(必至),英语;郑张尚芳匕1(帮脂)pil?(卑履)。《说文·丌部》:“畀,相付与之约在阁上也。从丌 声必至切”。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解字:“从廾从田,田或作
形。王国维谓:'此殆畀字,與與受诸字同意。字亦作[由丌],鼻尊
字从此为声。《说文》分[由丌]畀为二字,或失之。’《甲骨文字集释》卷三引按王说可从。”“释义”:“一.疑为给予之义。二.方国名。”双手奉田(甲、甶)表示将田(甲、甶)奉献给神祇或祖先。《说文·廾部》:“[甶廾],举也。从廾甶声渠记切”。《说文》之[甶廾]字是其嫡系,完全相同。先是双手奉甶,举到头顶便为鬼。容庚《金文编》收录3个畀字皆为甶下加矢之下部。給gěi,越南语cấp,郑张尚芳(见缉)krub(居立),英语give;郑张尚芳合(见合)kuub(古沓)、(匣合)guub(侯閤);支谦译gup为合。从越南语看,給的读音显然源出甲*caput。《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give(v.1.给;递给.):Old
English giefan,gefan,of Germanic origin;related to Dutch geven and German
geben.《培根词汇》give(v.):Old
English giefan(W.Saxon)'to
give,bestow;allot,grant;commit,devote,entrust,’calss V
strong verb(past tense geaf,past participle giefen),from
Proto-Germanic *gebanan(cf.Old Frisian jeva,Middle
Dutch gheven,Dutch geven,Old
High German geban,German geben,Gothic giban),from PIE
*ghabh-'to take,hold,have,give’(see
habit).It became yiven in Middle English,but changed to guttural'g’by influence of Old Norse gefa'to give,’Old Danish givœ.
断头在古人心目中代表灵魂、鬼魂。“鹫碑”(戴尔·布朗主编《苏美尔 伊甸园的城市》第117页)又称安那吐姆碑为石灰岩石碑碎块,碑上绘有排成横向9人、纵向6人方队的拉格什士兵。此碑是公元前2450年左右一位拉格什统治者所立,以纪念他战胜了温马城邦。右上方的石碑碎块雕刻有兀鹫叼走阵亡战士头颅的场面。兀鹫叼走阵亡战士头颅象征着兀鹫将阵亡战士的灵魂带向天国,这里的阵亡战士头颅所象征的是阵亡战士的灵魂。纳尔迈石板属于前王朝时代的风格。石板居中的部分,是国王,头戴上埃及王国的白色王冠,形象比陪衬的人物大。他的左手抓住跪在地上的战俘的头,右手持权杖欲击之。他的对面,是站在纸莎草丛上的荷尔或荷拉斯鹰,鹰爪抓住一根穿过人鼻的绳索,此人的头从生长纸莎草的土地里冒出来。这再现了国王大捷的场面。荷拉斯鹰是上埃及神的象征,纸莎草则是下埃及的标志,埃及人认为,国王是神的后裔,故这幅图乃是强调神战胜人。(尼阿玛特·伊斯梅尔·阿拉姆《中东艺术史古代》第19页)。穿过人鼻的绳索象征着人头的被奴役和被征服,代表上埃及的荷拉斯鹰爪抓住穿过代表下埃及的纸莎草的人头的鼻子象征着荷拉斯神已经完全攫取下埃及的灵魂。彩简反面的最上面,国王正在举行胜利游行,它手持梨形棒,后面跟着他忠实的持履人。再往前是两排被击败的敌人斩了首的尸体。这一图形显示出古埃及在前王朝时期就有斩首敌人首级的习俗。纳尔迈彩绘简正反面的顶部两边是哈索尔的牛头像,牛角长而弯曲显然是公牛角,这个时期的哈索尔尚是男神。
尼阿玛特·伊斯梅尔·阿拉姆称纳尔迈石板中人面牛形的哈特胡尔神跟乌尔的人面牛头铜像(《中东艺术史 古代》第35页图29)可谓是同出一辙,真可谓一语中的。乌尔的人面牛头铜像的牛角亦是公牛角,当是苏美尔早期“牛头人”/“牛面人”之简。从中国的成语“牛鬼蛇神”来看,“牛头人”/“牛面人”当是鬼。从“牛头人”/“牛面人”的牛角和满脸胡须来看当是雄性。头上长有牛角、下半身为牛之神是在较晚时期才出现的。法拉出土的描绘“长发英雄”和“牛面人”与狮子和野牛搏斗场面的印章(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戴维·罗尔《传说文明的起源》第33页)。这些神话人物是最早在早期第二王朝时出现的,应该是吉加美士和恩奇都的时代。早期王朝的圆筒印章,表现“长发英雄”和“牛头人”正在和一头狮子、一只鹿和一头公牛搏斗的场面(弗赖堡大学圣经研究所收藏。戴维·罗尔《传说文明的起源》第159页)。古亚述时期的“牛形人”(戴维·罗尔《传说文明的起源》第216页)。这是古亚述时期一个精美的圆筒印章图。左边是一个牛形人正在和狮子搏斗。狮子腿旁的苏美尔符号意为“魔鬼”(苏美尔语为dim),牛形人右边的两个符号意为“野牛人”(苏美尔语为am.sag)。在吉加美士史诗中,神祇英雄吉加美士经常被说成是“野牛”。乌尔出土的琴共鸣板上的百兽之主形象(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戴维·罗尔《传说文明的起源》第282页,这是列奥纳多·伍利爵士从乌尔王室墓中发现的),表明牛身人亦是百兽之主。赫梯的牛身人形象(《中东艺术史古代》第172页)。赫梯塔德哈里亚王印章
柏林博物馆 塔德哈里亚王的印章,明显受到埃及艺术的影响,刻了一个赫梯人的神,取胡里特人的名字,神像上面那个带翅膀的太阳,则是埃及神的象征。“牛头人”/“牛面人”/“牛身人”是代表男性力量的新型神祇,当是父系社会的产物。
在旧石器时期就已出现了人身动物头的女神形象(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图版1),埃及“举臂女性小雕像”(赤陶,埃及,前王朝时代。《大母神》图版26)、阿姆拉时代女陶像(布鲁克林博物。《中东艺术史 古代》第12页)、欧贝德文化中的所谓“蜥蜴人面像”(《中东艺术史 古代》第25页)皆是这一旧石器时代大母神形象的发展。这种原型后来成为了人身兽头的埃及神祇[孔苏(鹰首)、索贝克(鳄鱼头)、赫努姆(羊首)、托特(头部为朱鹭或狒狒)]的来源,古埃及兽身人头的神祇[狮身人面像,奥西里斯的灵魂形状是一只人头鹰]的原型则是苏美尔早期第二王朝的牛身、人面、长有公牛角的“牛头人”/“牛面人”。后来“牛头人”/“牛面人”的一对写实性牛角变成紧贴头部的抽象之角、牛的身体也变成了人的身体,结果产生出人性化的具有美感的苏美尔神祇。埃及前王朝时期的具有一双公牛角的哈索尔也变成了古埃及的爱与丰饶女神。一根典型的爱神柱柱头的哈索尔像,这位女神被刻画成人首牛耳,发型是特有的希腊字母欧米伽状。这也是伊师塔和阿斯塔蒂的面貌特征(《传说文明的起源》第334页)。迪尔巴里的哈特舍普苏特墓庙中的哈索尔柱(《传说文明的起源》第335页)。哈托尔Hathor爱与丰饶的女神,妇女的保护神,外形为母牛,或长有牛角或牛耳的女神(《古埃及探秘》第200页)。哈托尔Hathor(Het-Heru,Het-Hert)又译哈索尔、哈特胡尔,埃及丰饶女神,是埃及最古老的女神之一,在底比斯它曾被认为是死神;一般均认为它是爱、舞、酒及外国之神。哈托尔因为在诸神之战中帮助过奥西里斯,所以人们把哈托尔当做亡灵守护神敬仰,与河马女神陶耳特一起镇守冥界阿蒙特入口保护亡灵。纳尔迈彩绘简两面顶部两边皆刻哈托尔形象,表明了哈托尔在埃及早王朝时期的尊崇地位。长有一对公牛角的哈托尔有可能就是埃及前王朝时期的冥王。
前王朝时期的哈托尔Hathor是长有一对公牛角的人头,其名称的来源很可能也是头(甲),英语的鬼、神可能皆源自哈托尔Hathor。甲*kapul的反切拼音kul即是鬼、魂。《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God(n.1.(基督教和其他一神论宗教中)宇宙的创立者和统治者,精神权威之源;上帝.2.(god)(其他某些宗教中被拜为可以控制自然或人类命运的)上帝;神.(被神化的或象征神的)形象,崇拜物(或动物及其他物体).【通常用以指象征命运的】幸运之神.3.被崇拜的人,被羡慕的人;有影响力的人.被奉若神明的东西,被认为具有最高价值的东西.4.<非正式>(剧院的)顶层楼座.):Old
English,of Germanic origin;related to Dutch god and German Gott.《培根词汇》god(n.):Old English god'supreme being,deity;the Christian God;image of a god;godlike person,’from Proto-Germanic *guthan(cf.Old Saxon,Old Frisian,Dutch god,Old Norse guð,Old High German
got,German Gott,Gothic guƥ),from PIE *ghut-'that which is invoked’(cf.Sanskrit huta-'invoked,’an epithet of Indra,Old Church Slavonic zovo'to call’),from root *gheu(e)-'to call,invoke’.But some trace it to PIE
*ghu-to-'poured,’from root
*gheu-'to pour,pour a libation’(source
of Greek khein'to pour,’also in
the phrase khute gaia'poured earth,’referring to a burial mound;see found(v.2)).'Given the Greek facts,the Germanic form may have referred in the
first instance to the spirit immanent in a burial mound’[watkins].Cf.also Zeus. Not related to good.然而good在古英语中亦作god,它和God在书写上没有任何区别,把两者视为同源词并未大碍。《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ghost(n.鬼,鬼魂.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微弱痕迹,隐约的一丝.<古>幽灵;灵魂.(由于光学系统中或阴极射线屏上的故障如电视接收故障,镜面或照相机内反射等而产生的)重影.):Old English gāst(in the sense'spirit,soul’),of Germanic origin;related to
Dutch geest and German Geist.The gh- spelling occurs first in Caxton,probably
influenced by Flemish gheest.《培根词汇》ghost(n.):Old English gast'soul,spirit,life,breath;good
or bad spirit,angel,demon,’from Proto-Germanic
*ghoizdoz(cf.Old Saxon gest,Old Frisian jest,Middle
Dutch gheest,Dutch geest,German Geist'spirit,ghost’),from
PIE root *gheis-'to be excited,amazed,frightened’(cf.Sanskrit hedah'wrath;’Avestan zaesha-'horrible,frightful;’Gothic usgaisjan,Old English gœstan'to frighten’).……To give up the ghost'die’was in Old English. 魂hún匣魂“或作'䰟’。㈠古人认为人能离开身体而存在的精神。《左传·昭七年》:'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疏:'附形之靈为魄,附气之神为魂。’《玉臺新咏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㈡指物类的精灵,如花魂,鸟魂。㈢犹意念,心灵。”,越南语hồn,郑张尚芳(匣魂)Guun(户昆),英语。《说文·鬼部》:“魂,阳气也。从鬼云声户昆切。”。支谦译hul、支谶译vajñ为云(于文),郑张尚芳(云文)Gun(王分)。甲*kapul>*kul>*hwul>魂*hwun>魂hún。《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soul(n.1.灵魂,精神.心灵.(尤指艺术作品或艺术表演中表现出来的)激情,感染力,艺术力.2.化身;具体表现.可爱的人;可怜的人.美国黑人文化(或种族尊严)):Old English sāwol,sāw(e)l,of Germanic origin;related to Dutch ziel and German Seele’.《培根词汇》soul(n.1):'A
substantial entity believed to be that in each person which lives,feels,thinks
and wills’[Century Dictionary],Old English sawol'spiritual and emotional part of a person,animate
existence;life,living being, ’from Proto-Germanic
*saiwalo(cf.Old Saxon seola,Old Frisian sele,Old Norse
sala,Middle Dutch siele,Dutch
ziel,Old High German seula,German Seele,Gothic saiwala),of uncertain origin.甲 *capul>*sawul>古英语sawol、古撒克逊语seola、古弗里斯兰语sele、古诺斯语sala、古高德语seula。
希罗多德称盖塔伊(Getae)人:“至于他们为什么自己认为是长生不死的,他们的想法是这样。他们相信他们是不死的,死去的人只是到撒尔莫克西司(Salmoxis)神那里去而已,他们中间有些人则称这个神为盖倍列吉司(Gebeleïzis)。每隔四年,他们便用抽签的办法从他们当中选出一个人来作为到撒尔莫克西司神那里去的使者,并且要他向神陈述他们的需求。”(《历史》卷四94)Getae(即月氏)人的冥王Salmoxis、Gebeleïzis可能都出自甲*capul,也就是说Salmoxis之Salmo、Gebeleïzis之Gebeleï可能都是甲*capul之音转。
腓尼基的karibu可能也和甲*capul存在关联。一个带翅膀的karibu(戴维·罗尔《传说 文明的起源》第58页)——半人半鹰的神(鹰首人身),腓尼基的牙雕,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叉代表否定、错误源自腓尼基人、古罗马人的钉人的十字架以及甶中的十字(最初之甲)。《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cross(n.1.十字形(或叉形)记号;十字形(或叉形)物.<英>叉(×)(用以表示错误的或不满意的符号).2.(古代处酷刑用的)十字架.(耶稣受难的)十字架.(作为基督教标志的)十字架.<喻>苦难,磨难.(大主教携带的)十字杖.(因英勇而授予的或表示骑士地位的)十字勋章.(南、北)十字(星)座.3.(动、植物的)杂种.混合物;折中物.4.侧向(或横向)的移动(或传球),尤指【英足】横传.【拳击】勾拳迎击.v.1.穿过;横过;渡过.爬过;越过(障碍物或边界).(尤指艺术家或艺术作品或艺术风格)开始对另一类观众(或听众)产生吸引力(尤指更广泛的观众或听众),跨界.2.交叉,相交.使交叉,使相交.将…摆放成十字形.(信)错过.3.画横线于;给…打叉.<英>在(支票)上画两条平行线(表示只能存入指定的银行账户).把…划掉.(用横线)划去,划掉(不正确或不恰当的词或短语).4.在胸前做画十字的动作(表示对上帝的崇敬或祈求神灵的保护).5.【英足】将(球)横传.6.使(动物)杂交.使(植物)杂交,使异体(或异花)受精.7.反对;阻挠.adj.生气的;恼怒的.):late
Old English(in the sense'monument in the form of a
cross’):from Old Norse kross,from Old Irish cros,from
Latin crux.《培根词汇》cross(n.):Old
English cros(mid-10c.),from Old Irish cros,probably via Scandinavian,from Latin
crux(accusative crucem,genitive crucis)'stake,cross’on which criminals were impaled or hanged,hence,figuratively,'torture,trouble,misery;’originally a tall,round
pole;possibly of Phoenician origin.Replaced Old English rood.Also from Latin
crux are Italian croce,French croix,Spanish and Portuguese cruz,Dutch
kruis,German Kreuz.
天神、地祇
天神、地祇、人鬼并称表明神、祇、鬼曾经属于三个不同的层次。甲骨文没有神字。神shén神(牀三)真“㈠天神,神灵。《周礼·春官·大司樂》:'以祀天神。’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也指人死后的魂灵。《楚辞·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为鬼雄。’㈡谓事理玄妙,神奇。㈢指人的意识和精神。㈣谓表情气色。㈤人像。写照叫传神。㈥姓。”,越南语thần,郑张尚芳(船真)hlin(食鄰),英语God(上帝)、soul(灵魂,精神)、Elohim(上帝.)、kami((神道教的)神)、deity((多神教中的)神;女神)、deva(天)、fane(<古>神庙,神殿)。船真之神很可能是腓尼基大神巴尔baal之音转。《说文·示部》:“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食鄰切”。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没有神字。容庚《金文编》收录有7例,其中1例为申(即甲骨文、金文之申),6例从示从申。
申shēn审真“㈠表明,申述。㈡重复,一再。㈢旧时官府行文,下级对上级称申。㈣周时国名。㈤上海的别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黄歇封邑,故名。㈥十二支的第九位。㈦欠伸。通'呻’。㈧舒,展。通'伸’。㈨姓。姜姓,炎帝四嶽之后,封于申,号申伯。子孙以国为氏。”,越南语thȃn,郑张尚芳(书真)hlin(失人)甲金文象闪电,后转注为電字。《说文·申部》:“申,神也。七月阴气成體自申束。从臼自持也。吏臣餔时聽事,申旦政也失人切”。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解字:“叶玉森谓甲骨文申字象電燿屈折形,《说文》虹下出古文[虫申],许君曰'申、電也’與训'申、神也’异,故申象電形为朔谊,神乃引申谊《殷墟书契前编集释》。按葉说近是。《说文》:'申,神也。七月阴气成體自申束。从 自持也。吏 餔时聽事,申旦政也。 古文申。 籀文申。’按《说文》说形不确。”释义:“用为地支之一”。電diàn定霰“㈠闪电。㈡喻急速。”,越南语điện,郑张尚芳(定先)l'iins(堂练),英语electric。《说文·雨部》:“電,阴阳激燿也。从雨从申堂练切”。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没有“電”字。容庚《金文编》收录有1例。古人最为恐惧的闪电(响雷)变为他们所畏惧的神是完全可能的。宙斯就是一个手持霹雳的雷神。腓尼基人崇拜自然现象,崇拜天空及其变化,如风雨雷电等。他们把自己所敬奉的、代表这些自然现象的神称为“伯阿勒”,立高大的石碑,作为象征。Baal(又译巴尔、巴力)是腓尼基人和迦南人所信奉的主神、太阳神和丰饶(生养化育)之神。Baal既是太阳神又是风雨雷电之神。如果甲骨文之申确实代表電,那么神的出处很可能就是Baal(它产生了波斯语之Baga)。作为雷神之神源自腓尼基之baal,b音转为神母(牀三)dʐ、aa音转为i、-l音转为-n即是神。
甲骨文之申与尸相近,或许是尸之变形,古人有可能以尸来表示神。尸shī审脂“㈠神像。古代祭祀时,代死者受祭、象征死者神灵的人,以臣下或死者的晚辈充任。后世逐渐改为用神主、画像。尸的制度不复行。《诗·小雅·楚茨》:'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鐘送尸,神保聿歸。’《仪礼·士虞礼》:'祝迎尸。’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繫,立尸而主意焉。’《公羊传·宣八年》'犹铎,萬入,去籥’汉何休注:'祭必有尸者,節神也。礼,天子以卿为尸,诸侯以大夫为尸,卿大夫以下以孙为尸。夏立尸,殷坐尸,周旅酬六尸。’㈡屍体。通'屍’。㈢陈列。㈣主持,主其事。㈤居其位而不作事。㈥姓。”,越南语thi,郑张尚芳(书脂)hli(式脂),英语corpse、corse(<古>尸体;死尸.源自古法语cors'body’)。cors或与呪*curs(英语curse)有关,“祝迎尸”。克里特岛南方出土的哈吉亚·特里阿达石棺A面壁画上的无臂男偶就是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的'尸’。《说文·尸部》:“尸,陈也。象臥之形。凡尸之属皆从尸式脂切。”容庚《金文编》:“有似于尸,故亦以尸名之。论语:'寝而不尸’苟尸为象臥之形,孔子何为寝不尸?故知尸非象臥之形矣。”。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解字:“與人字形相近,以其下肢较弯曲为二者之别。
象屈膝蹲踞之形。蹲踞與箕踞不同,《说文》:'居、蹲也。’段注:'……凡今人蹲踞字古祇作居……足底着地,而下臀聳其厀曰蹲……原壤夷俟,谓蹲踞而待不出迎也。若箕踞则臀著席而伸其脚於前。’夷人多为蹲居与中原之跪坐启处不同,故称之为尸人。尸复假夷为之,故蹲踞之夷或作跠、,而尸则借为屍。”屍shī审脂“死人的躯体。通'尸’。”,越南语thi,郑张尚芳(书脂)hli(式脂)、(书脂)hlis(矢利)。《说文·尸部》:“屍,终主。从尸从死式脂切。”。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容庚《金文编》皆未收录有屍,这表明甲骨文和金文皆以尸表示屍。古代之坐和今人不同,“古人席地而坐,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左脚后跟上。”。何休之“殷坐尸”以及甲骨文之“尸”字表明殷人曾有坐着死去的习俗(希罗多德称利比亚地区“除去纳撒摩涅司人之外,游牧民是用和希腊相同的办法来埋葬死者。因此他们注意使垂死的人在死去的时候坐着而不是仰卧着。”(历史》卷四190)),(跪)坐着死去为屍(尸)。殷人的先祖当和秦人一样曾经行屈肢葬。殷人和秦人一样都是来自欧亚大草原的紫红皮肤的雅利安人(即赤狄),这些雅利安人是拥有当是高科技武器——马拉两轮轮辐战车——的游牧民。“尸”为祭祀的接受者,在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尸,神像也。象卧之形。——《说文》
祝延尸。——《仪礼·士虞礼》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又,男,男尸;女,女尸,必使异姓,不使贱者。” 孙可以为王父尸。——《礼记·曲礼》
尸,所祭者之孙也。祖之尸则主人乃宗子。祢之尸则主人乃父道。——《仪礼·特牲礼》注:神主牌,以木为之 立神像或神主
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庄子》 在床曰尸。——《礼记·曲礼》 魂去尸长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郑张尚芳的尸hli、hlis和神hlin亦特别接近,可以认为尸之声母(审母ʂ)音转为牀母(dʐ)后缀加鼻尾音-n即是神。
苏美尔的“神”符号(戴维·罗尔《传说 文明的起源》第207页)。上.最初的苏美尔文符号的“神”(上帝)(苏美尔语为dingir,阿卡德语为ilu);下.其古巴比伦楔形字符号。苏美尔的“神”符号表达的可能是天空中的发光体(太阳、星星等)所发出的光芒。苏美尔语dingir的第一个音节din音转为dʐin即是汉语的神。周及徐称:“'天帝’的原始印欧语形式为*deiwo(s),它的同源词在希腊语、拉丁语、梵语、古波斯语、凯尔特语、日耳曼语里广泛分布。原始印欧语*diēu(s)(天,最高神),拉丁语(宾格)diem,《吠陀经》diǎm,荷马希腊语Zēn(读作Dēn),都与上古汉语'天**thim,*thin’对应。”(《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第603页)梵语的天和神是同一个词。《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deva(n.天,提婆(吠陀时期的一种神,在印度宗教中是善的,而在琐罗亚斯德教中是恶的).<印度>神(通称)):from Sanskrit,literally'shining one’,later'god’.陆德明《经典释文》:“天曰神,地曰祇。”汉语的天也具有神的含义,如“天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在汉语中也有最高主宰的意味。周及徐《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天**thiim,*thiin,thien透先开四平/真部 《说文·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诗经·唐风·绸缪》:“三星在天。”天空。《鹖冠子·度萬》:“天者,神也。”《尚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孔传:“言天因民以视听,民所恶者,天诛之。”天神,上帝。《尔雅·释诂》:“天,君也。”《诗·大雅·荡》:“天降滔德,女興是力。”毛传:“天,君。”《诗·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天谓父也。”父亲。张衡《东京赋》:“历载三六,伦安天位。”薛综曰:“天位,帝位也。”帝王,君主。[ORI]Diana 6.拉丁语diēs,日光,白昼,白天,是diem(diēs的宾格形式)的变形,diem是吠陀经dyām,变体diyām的模仿(比较荷马希腊语Zēn)。一方面,“日光”、“白昼”和“天空”互相联系;另一方面,它们又和“神”相联系。从意义上说,光明灿烂的天空(日光的源泉)和白昼被认为是神的威力的显现,神是光芒四射的。从语音上看,原始印欧语词根为*dei-,照耀,光辉灿烂的。
天tiān透先“㈠地面的上空。与'地’相对。㈡凡自然所成非人力所为的都叫天。如天产,天灾等。㈢古人认为天是有意志的神,是万物的主宰。《书·泰誓上》:'天祐下民,作之君,作之师。’《诗·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㈣命运。㈤旧时以'天次之序’比附伦常关系,以天为至高的尊称。如称君、父、夫为天。㈥仰赖以为生存者称天。㈦时节,气候。㈧一昼夜。㈨人的头顶。《说文》:'天,颠也。’㈩古代的墨刑。”,越南语thiên,郑张尚芳(透先)qhl'iin//t-hiin(他前);英语day,波斯语āsmām天空,拉丁语caelum(天,名词);牟融译hin为天,支谦译hul、支谶译vajñ为云(于文,郑张尚芳Gun)。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解字:“《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自罗振玉、王国维以来皆据《说文》释卜辞
、 、 为天。谓大象人形,二即上字,口象人之颠顶,人之上即所戴之天,或以口突出人之颠顶以表天。卜辞中仅个别辞例为颠顶之义,其余各处皆当读为大。”释义:“一.人之顶颠也。二.大也。三.地名,方国名。四.人名。”天最初读为大。大dà定箇、定泰,越南语đại,王力《同源字典》dat,牟融译dā为大;上古汉语的大可拟作*daar。大*daar之声母d音转为th、-r音转为-n即是汉语天(透先),aa再音转为ie即是越南语之天。大*daar之元音aa音转为ie、-r音转为-s即是拉丁语dies。大*daar之元音aa音转为a、-r音转为-g即是日耳曼诸语的天dag(古英语daeg、dœg'day’,古撒克逊语、中古荷兰语、荷兰语dag、古诺斯语dagr、哥特语dags、古高德语tag、德语Tag)。
大*daar+ām=*dārām>梵语diyām、dyām,大*daar+ām=*dārām>*dām>梵语deva。波斯语鬼diw(精灵、魔鬼、恶魔),这是一个源自古老的印欧母语的词汇;和田塞语dyu;拉丁语daemon(魔鬼);它们可能源自苏美尔语的dim(魔鬼)。deva在印度宗教中是善的,而在琐罗亚斯德教中是恶的;这和阿修罗正好相反。阿修罗asura是吠陀时期的一种鬼神,在印度神话里代表邪恶,而在波斯神话中代表善良。demon(n.(尤指困扰人或在地狱中折磨人的)魔鬼,恶魔):from Latin
daemon,from Greek daimōn'deity,genius’。deity(n.(多神教中的)神;女神.神位,神性.(一神论宗教如基督教中的)上帝.神塑像,神雕像.):from ecclesiastical Latin
deitas(translating Greek theotēs),from Latin deus'god,’from PIE *deiwos(see Zeus).《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Zeus(n.【希腊神话】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克罗诺斯[宙斯将其废黜]和瑞亚之子,赫拉的丈夫;人类的保护神和统治者,善与恶的裁定者,气象和大气现象[例如雨、雷]之神;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Jupiter)):Greek:related to Sanskrit dyau'sky’.《培根词汇》Zeus(n.):supreme god of the ancient Greek,1706,from Greek,from PIE *dewos-'god’(cf.Latin deus'god,’Old Persian daiva-'demon,evil god,’Old Church Slavonic deivai,Sanskrit deva-),from
root *dyeu-'to gleam,to shine;’also
the root of words for'sky’and'day’(see diurnal).天*daar>*draa>*dyau>root
*dyeu-。《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Jupiter(n.1.【罗马神话】朱庇特(罗马国教的主神,原为主管雷霆和闪电的天神,其妻为朱诺;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Zeus).亦称Jove).Jove:from Latin Jov-,stem of Old Latin Jovis,replaced later by Jupiter.《培根词汇》Jupiter(n.):c.1200,'supreme
deity of the ancient Romans,’from Latin Iupeter,from
PIE *dyeu-peter-'god-father’(originally
vocative,'the name naturally occurring most frequently
in inbocations’[Tucker]),from
*deiw-os'god’(see Zeus)+peter'father’in the sense of'male head of a household’(see
father).Cf.Greek Zeu pater,vocative of Zeus pater'Father
Zeus;’Sanskrit Dyauspita'heavenly
father.’
希罗多德称斯奇提亚人“他们崇拜的只有下列的神,即他们最尊敬的希司提亚(Hestia),其次是宙斯和他们认为是宙斯的妻子的该埃……在斯奇提亚语里,希司提亚称为塔比提(Tabiti),宙斯称为帕伊欧斯(Paeus),这个称呼至少在我看来是非常确切的。称该埃为阿披”(《历史》卷四59)斯奇提亚人的天神塔比提Tabiti之Tabi-当和梵语deva同源。塔比提Tabiti之词根Tab可译作汉语的唐。汉语以突(康巨译duṣ为突(定没))厥对译突厥语Türk(蒙古语复数为Turkut),而汉语的唐*Dam(郑张尚芳(定唐)gl'aaŋ>d(徒郎),王力《同源字典》dang,金尼阁tcâm;支谶译saṁ(kh)为蠰(审阳、审漾、泥唐、日养))在突厥语中作Tab。
祇qí群支“㈠地神。同'’。《论语·述而》:'谏曰:祷尔于上下神祇。’㈡安适,安定。㈢大。㈣病。”、zhǐ《集韵》章移切(章支)“㈤恰好,仅仅。从示氏声巨支切。”,越南语kỳ,郑张尚芳(群支)ge(巨支)、(章支)kje(章移);支谶译gṛ、je、安世高译jī、康僧铠译ghi、khya、支谦译gha(俞敏注:“这个字是ghṛ的音。也许现存本受P.影响了。”)、kir为祇(群支、章支),苏美尔语ki'地’。《说文·示部》:“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天曰神,地曰祇。”《玉篇·示部》:“祇,地之神也。”。《尸子》卷下:“天神曰靈,地神曰祇,人神曰鬼。”。
该亚Gaia源自ge(Dorian ga)'earth’。周及徐称:“god(神)在日耳曼语中是普遍形式。它在印欧语东支的普遍形式以梵语-hūta(读音*ghūta)为代表,对应于'祜’**gaad。'祇*ge’与希腊语gaia,多里斯方言ga,阿提卡方言gē(大地之神,地母)对应,音义准确。”(《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第604页)
古**kaad,*kaa?,ku:见模开一上 天。朱骏声“古”字下云:“转注:《周书·周祝》:'天为古。’《书·堯典》:'曰若稽古。’郑注:'古,天也。’《易·系辞传》:'其于中古乎?’虞注:'乾为古。’”又,祖先。《广雅·释诂》:“古,始也。”《礼记·祭义》:“以事天地社稷山川先古。”郑玄注:“先古,先祖。”。作为“天”讲的古*kal(王力《同源字典》ka,郑张尚芳《上古音系》kaa?)当即拉丁语caelum(天,名词)。古*kal之k音转为g、a音转为o、l音转为d即是英语god。
颜师古注《汉书·武帝纪》之天山曰:“即祁连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祁音巨夷反,今鲜卑语尚然。”又注《霍去病传》中之祁连山云:“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祁音士夷反。”《史记》及《汉书》所载之祁连山,乃指今甘肃境内之南山,而非新疆境内之天山。郑张尚芳祁(群脂)gril(渠脂)、(章脂)kljil?(职雉);康孟祥、竺大力译gi、支谶译gir、go、昙谛译giḥ、支谦译gṛ、昙果译gni为耆(群脂)。于阗Khotan,佉卢文Khotana,婆罗谜文Hvatäna,和田语Hvamna,玄奘译为瞿萨旦那Gostana。伯希和对和阗一名的含义曾作下列解释:“总之,和阗一名的古音(公元前二世纪)当为*Godan。到公元初又有作*Gostāna>Gostana的,与前一名称同时存在。二者都为'*Go地(国)’之意。*Go是和阗地区地名中常见的成分,如梵文化的Gomati(按即《法显传》中的瞿摩帝,和阗地区寺院名),Gośṛṅga(按即《西域记》中之瞿室[食夌]伽山,玄奘注'唐言牛角’),*Gomasālagandha(按即《日藏经》中之瞿摩娑罗香)等,但目前尚不能解释。*Go可能为该地民族之名称。”由于支谶译go为耆(群脂)、译dvī为利(来至),支谦译(v)dam为蓝(来谈)、译di、dī为履(来旨)、译(v)din、(v)dvi为利(来至),康孟祥、竺大力译rañ为连(来仙),伯希和给出的和田的古音*Godan当可音译为祁连。祁连*Godan可视为是英语God加后缀-an。
饕餮
宋人将青铜器上表现兽的头部、或以兽的头部为主的纹饰都称为饕餮纹。《辞源》对饕(tāo透豪)餮(tiè透屑)的解释是:恶兽名。鐘鼎彝器多琢其形以为饰。《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郑张尚芳饕(透豪)lhaaw(土刀),餮(透屑)lhɯɯd(他结);越南语饕thao餮thiết。《汉书·西域传》以“高附”对译喀布尔Kabul/Kābul,高(见豪)对译Ka/Kā,豪韵对译a/ā;饕可拟作*tha/*thā。摄摩腾、竺法兰译nir、支谶译nad为涅(泥屑)(越南语nất、niết),支谦译tis为蛭(zhì照质、端屑、端质);餮可拟作*thir。饕餮*thathir中的首辅音脱落后之*hathir当即古埃及hathor,此时饕餮即是古埃及的哈索尔神(丰饶之神)、苏美尔的“牛头人”/“牛面人”(百兽之主)。另一方面,饕餮*thathir的反切音*thir音转为*thin即是汉语的天(透先.牟融译梵语hin为天);饕餮和天似乎存在某种联系。另一方面,土(透模)lhaa?(他鲁)(郑张尚芳),周及徐《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thaare,*thaa?,thu:透模开一上 拉丁语terra,土地,大地,国土;威尔士语、盖尔语、古爱尔兰语tēr,康瓦尔语tȳr,土地,泥土,国土;埃及语ta,土地,泥土,大地,世界,Ta远古的土地之神,taia,土地,世界。远古的土地之神同时也是大母神,长有公牛角的哈索尔原本是男神,哈索尔变成女神当是因为和远古的土地之神Ta相混的缘故。饕餮*thathir的词根*tha亦可视作远古埃及的土地之神Ta。司职爱和生殖的哈索尔的最初源头是新旧石器时代的鸟(兽)首人身的大母神。大母神的鸟(兽)首变成带有公牛角的人面当和父系时代神祇的面貌、地位发生有关。
马承源将饕餮纹称作兽面纹。“兽面纹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形象比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的两侧有的有耳,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没有兽的体部或尾部。所有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中国青铜器》第325页)
“商代早期兽面纹,最简单的仅有一对双目,而将其它各部分都省略了。……角不发达,也不大具体,较大的纹饰才可以看到角型的状态。大体上二里冈上层的图像比下层的图像线条和结构较为复杂。象征性的体躯,尾端上下弯曲分开,如果兽面纹两侧配置有鸟纹,则兽的两尾是上卷的。”仅有一对双目的纹饰(图22.第345页图1)所反映的主题和苏美尔人的“眼睛偶像”、“双眼石”相同。眼睛偶像(图23.戴尔·布朗主编《苏美尔 伊甸园的城市》第60页)。这三个注目凝视的“眼睛偶像”被认为分别描绘的是一对并排站立的夫妇,一位戴着高高的头饰的官员或祭司以及一对母子(子前母后)。在今天叙利亚北部,乌鲁克文化时代的一个边远居民点布拉克丘出土了成千上万的此类小雕塑。“眼睛偶像”不成比例地突出了睁开的双眼,而人死后双眼是紧闭的;“眼睛偶像”以睁开的大大的双眼表达了人类不死(灵魂不灭)的观念。双眼石(图24.戴尔·布朗主编《苏美尔 伊甸园的城市》第174页)表达了同样的观念。饕餮纹早期“角不发达,也不大具体”,晚期才有具体的角。通常情况下,图像纹饰是由具体到抽象;而饕餮纹的角的发展正相反。这种情形或许表明饕餮这一形象可能是由外部传入的。苏美尔早期第二王朝的牛身、人面、长有公牛角的“牛头人”/“牛面人”的一对写实性牛角变成紧贴头部的抽象之角、牛的身体也变成了人的身体,结果产生出人性化的具有美感的苏美尔神祇。这一“牛头人”/“牛面人”在古埃及、古印度仅仅是牛的身体变成了人的身体,而(野)公水牛角却被保留了下来,演化成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的具有一双公水牛角的哈索尔和古印度莫亨朱达罗文化中的神祇[图25.A.H.丹尼、V.M.马松主编《中亚文明史 第一卷》第217页图3(d)莫亨朱达罗:印章,图为作瑜伽功的一有角神]。早期饕餮纹上面的抽象之角极可能源自苏美尔神祇。
鼎5(图26.商中期器.第98页),鼎7(图27.商中期器.第99页)上皆有饕餮纹,但此两鼎是商中期器。壶1、壶3(图28、图29.商早期器.第217页.),瓮、甂1(图30.商早期器.第247页.)。商早期器中出现饕餮纹的是壶、瓮、甂,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早期饕餮的角是不具体的抽象之角,后来也出现了具体的写实性之角。从鼎19(图31.商晚期器.第101页)的写实性羊角以及广汉市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青铜三羊三鸟尊”(图32.陈德安《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93页)、“青铜四羊罍”(图33.《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94页)、“青铜四羊四鸟罍”(图34.《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96页)来看,鼎14(图35.商晚期器.第100页)、鼎17(图36.商中期器.第100页)、鼎28(图37.商晚期器.第102页)、鼎30(图38.商晚期器.第102页)、鼎41(图39.西周早期器.第104页)、鼎57(图40.西周早期器.第107页)、鬲5(图41.商中期器.第116页)、鬲7(图42.西周早期器.第117页)、簋4(图43.商晚期器.第135页.)、觯2(图44.商晚期器.第187页.)、卣5(图45.商晚期器.第230页.)的抽象之角(似克里特岛的祭献角)为羊角。从鬲9(图46.西周早期器.第117页)以及广汉市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青铜三牛六鸟尊”( 图47. 图48.陈德安《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90、95页)来看,鼎18(图49.商中期稍晚之器.第100页)、甗12(图50.西周中期器.第126页)的角是牛角。尊4(图51.商晚期器.第200页.)饕餮鼻子上方有一牛头,铙1(图52.商晚期器.第281页.)的牛角特征明显。
“商代中期的变化是突出了目纹,有的比例相当大,炯炯有神。纹饰很少用粗条纹构成,而是用大量回曲形的雷纹和并列的羽状纹构成纹饰的其余部分。整个兽面纹比早期精细,神秘的气氛强烈,但图案仍然是抽象的。兽面的主干和地纹区别仍不明显。”突出目纹可能是因为饕餮还兼任光明之神的缘故。
“商代晚期的兽面纹有三种形式,形象具体的,肢体省略的和变形的。商代晚期兽面纹,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扩大了角的部位,兽目相对地缩小,兽的脸颊和两腮额顶、兽腿、爪、体躯和其余的地纹能够用平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开始时纹饰仍以平雕的居多,以后出现了兽面纹主干的浮雕,并以细雷纹为地。这是最常见的一类兽面纹。一类是只有平雕或浮雕的兽面,没有兽体的其余部分,也仍然是图案结构的象征性省略,与所谓'有首无身,食人未咽’的形象无甚关系。这类纹饰不足全部兽面纹的十分之一。体解的兽面纹分数种,一种是只保留一些角、目、鼻、耳、爪等彼此各不相连的线条,多数是素面的,没有地纹,然而有的也有地纹,但是仍然没有纹饰实象的整体感。另一种变形是只表现一对兽目,其余部分皆以细密而有规则的雷纹组成。是构图的退化现象。又一种是变形的兽面纹,虽只剩下了象征性的大兽目,但其余的条纹仍然做得相当精丽,不以其变形而简陋粗率。”饕鬄的整体面貌似牛头或人面,但所附肢体却是爪而非蹄子或人足,这表明饕鬄并非写实性动物而是神性动物(动物神,百兽之主)。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兽面纹最为发达,种类也很多,虽然它们的形象结构是公式化的,但是突出的角型却很不相同,是区别各类兽面纹的主要标志。角型有一些是常见的,如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墓出土的大方鼎,铭牛的其花纹就是牛头纹,铭鹿的大鼎,其花纹即是鹿头纹,角型清楚。有的是弯曲的,从角根的外卷如羊角,有的是从角根展开角尖向内卷,如牛角之类。有的是这类角的变形,既不像牛角,又不像羊角,可分别称之为上卷角或下卷角。”
“环柱角型兽面纹。角作半环形,中间有一短柱与额顶相连,这是一种动物角的变形,实际生活中还没有见到过这类角的动物。环柱角型兽面纹初见于商代早期,商代中期青铜器中反而少见,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又较为盛行。”(图53.第345页图2)牛眼、牛鼻、牛耳,向上内弯之角显然是水牛角的抽象。
“牛角型兽面纹。这类角都似实际的水牛角,角根横向,角尖上翘而内卷,有的向两侧展开的体躯,很明显是牛,可以认为是牛纹。但更多的是具有兽的利爪和长的獠牙,这就与牛无关了。”(图54.第345页图3)具有牛鼻、牛眼、牛耳,双角微微向上伸展、角尖部位的弯曲不厉害当非水牛角而是黄牛角。
“外卷角型兽面纹。类似牛角型兽面纹,但其角回环多转,和牛角型兽面纹已有较大的区别。”(图55.第345页图4)向下卷曲的双角为公羊角的抽象。
“羊角型兽面纹。实体是羊头,角根上翘向下内卷,犹如四羊方尊羊头的平面图,这种角型的兽面纹,具有羊蹄的很少,大都是非蹄足而是锋利的兽爪。内卷角型兽面纹,即形似羊角而有多环旋转的角型。可能是以羊角为基础变化而来的。”鼎19(商晚期器.第101页)为写实性羊角。斝14(图56.商晚期器.第196页.)接近写实性羊角。
“曲折角型兽面纹。角作 形的曲折状。角根在下,向上折曲而下,再向外弯曲而上翘,弯曲之处,皆作方折形。这种角的形状不见任何动物,但与西北高原上一种大角羊相比,图案有些类似,这种羊角向两边下垂,角尖向外翘出。也许当时纹饰造型取自此类动物的角型。”(图57.第346页图6)此饕餮似人面,两角似飘扬的旌旗。
“双龙角型兽面纹。这是一种较为奇异的兽面纹,即兽角是用完整的龙形来表现的。龙体也作曲折或扭曲形。但双龙角型兽面纹并不普遍,只见于甚精的器上。”(图58.第346页图7)双龙扭曲如飘扬的旌旗。
“长颈鹿角型兽面纹。角作上小下大的瓶形体,在实际动物中只有长颈鹿才有这种角,旧称龙角,是较晚起的角型之一。这种角型有时内侧岐出一刺,当是同一类物象。”(图59.第346页图8)
“虎头型兽面纹。真实的虎双耳竖起但不甚大。青铜器纹饰中的虎头纹双耳竖起,相当夸张。虎耳作 状,和内卷角的式样有些近似,它的区别在于内卷角的角根肥大,角端尖锐,虎头的耳部置在额顶角的地位,它的两端都是圆势的。”(图60.第347页图9)见不到虎的影子,长在头顶的是角而非耳。
“龙蛇集群型兽面纹。兽面纹在西周晚期已完全衰落,至春秋早期已无所见。但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部分青铜钟的鼓部,重新出现了兽面纹构图,兽头的眉、额、面颊和口等各个部位,都是以卷曲缠绕的、小的龙蛇组成的,变为龙蛇集群式的兽面纹。”(图61.第347页图10)
壶10(图62.商晚期器.第218页.)上的饕餮是一个另类饕餮,角2(图63.商晚期前段器.第182页.)的饕餮纹上方为一戴羊角的哈索尔。
湖南宁乡黄村出土商代晚期大禾鼎四面各有一带角与爪的人面,有人据此联想到“黄帝四面”的传说(图64.郑岩《中国表情》第39页)。人面上方的角已经抽象化且变小,当是哈索尔的一种变形。
长有公羊角的亚历山大(图65.现藏于巴林国家博物馆。戴维·罗尔《传说 文明的起源》第234页),这枚银币上的亚历山大大帝头像有公羊的角,表明他被神化为宙斯-阿蒙之子。亚历山大自称是埃及最高神阿蒙之子,而阿蒙在动物世界的形象便是公牛,因而他自然要用角来神化自己了。许多当时的硬币上亚历山大的像中都有公羊角,这些小小的艺术品无疑都是造神的工具。
主
主zhǔ照麌“㈠家长。㈡主人。1.对宾客来说。2.对奴仆来说.㈢古时称诸侯为社稷主,天子为天下主。㈣物的所有者。㈤根本。㈥供奉死人的牌位,俗称神主。㈦主持,掌管。㈧注重,着重。㈨主婚。㈩公主的简称。十一.姓。”(《康熙字典》称主之古文作丶宔),郑张尚芳(之庾)tjo?(章虞),金尼阁chụ(上、去),越南语chủ、chúa,英语host、owner、master、God、Allah、Lord。《说文解字·丶部》:“主,鐙中火主也。从 象形,从丶。丶亦声臣铉等曰:今俗别作炷,非是。之庾切。”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未收录主、丶,容庚《金文编》有丶(金文编检字在三四九,然该页为丹彤青)无主。丶zhǔ知麌“部首。旧时文章断句的标点。《说文》:'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康熙字典》:“《唐韵》知庾也《集韵》冢庾切音主,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又《六书正譌》古文主字,鐙中火丶也;象形;借为主宰字。”主在汉语中为后起之字。由于甲骨文、金文皆无主字,这给研究主的来源增添了困难。丶可解释为燈燃烧时之火焰、白(红山文化的所谓猪龙,实象猿猴)、水滴状物、頭等。亠tóu《正字通》徒侯切音頭“《说文》不用为部首,本无音义。《篇海》始增为部首。”《康熙字典》:“《字汇》徒鉤切音頭义阙。”亠的读音为頭表明丶极可能就是頭。亠可视作源自甲骨文大之上部。犹如站立在地上之大演变成立(上为亠)一样,主也源自站立在地上之大。站立在地上之大双手转为一,双脚亦转为一,再加上表地面之一,即是主也。柱zhù澄麌“㈠支撑房屋的柱子。㈡柱状物。㈢直立若柱,并形容其高。”、zhǔ知麌“㈣支撑。通'拄’。”,郑张尚芳(直主)do?(澄虞)、(知庾)to?(知虞),金尼阁chụ(上、去),越南语trụ,英语post[pəʊst]“n.1.<主英>邮政;邮政制度.2. <主英>邮件的一次投递;(一批)邮件.3.杆子,桩,竿.4.[用作单](比赛的)标杆.5.<口>足球场的门柱.6.地位;职位,任务.7.工作岗位,职守.8.(军队的)驻扎;要塞.9.(处于半定居区的)贸易站.10.<美>(退伍军人协会的)分行.11.<英>熄灯号.vt.1.邮寄,寄出.2.布置(岗哨等).3.派驻,调遣.4.贴(布告等)5.(通过贴公告等)公布,宣告.6.【会计】把(某项目)过账;把…入账.”、pillar['pIlər]“n.1.柱子,支柱.2.纪念柱.3.柱状物(水柱、火柱、烟柱等).4.台柱,栋梁;主要支持者.”(源自拉丁语pila'pillar’、pilus'hair’。古英语pīl'尖顶棍’当与之存在关联)。post源自拉丁语postis'door,post,doorpost’(perhaps from por-'forth’(see pro-)+stare'to stand’(see stet))。主的本字当即柱。主本指特殊的柱子,是顶部雕刻有人头的木柱或石柱,最初为木柱,以后发展为石柱。此主即神主也。新疆发现的柱状木雕像、凯尔特墓中发现的木雕像、石雕像即主也。主上之丶当是柱上雕刻成人像的头颅。周之大本营陕西扶风召陈村西周宫殿(建筑基址)乙区的一座灰坑中,出土了2件蚌雕人头像(图66. 饶宗颐著《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第84页图7-1);其中编号为2的蚌雕头像保存完整,头顶部有呈“巫”字状的刻铭一个。灰坑中的蚌雕人头像即是丶,也就是主也。周人之主当是日耳曼人或凯尔特人。大为定箇、定泰,王力《同源字典》dat,郑张尚芳《上古音系》daads,牟融译dā为大;大可拟作*dar或*daar。大*dar音转为*dra/*dro、*tra/*tro(安世高译ma、支谶译mā、mo为无(微虞),支谶译ha为于(于虞))即是柱,*tra/*tro音转为*tʂo即是主。大*dar之音转*dro缀加流音尾-l作衬音为*drol,反读即英语之lord。主(柱)和伊朗语dār'木’、英语tree'树;树木’也存在关联。
神主:“㈠古代宗庙内所设已死国君的牌位,以木或石制成。也简称'主’。《后汉书·光武纪上》建安二年:'大司徒邓禹入长安,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纳于高庙。’注:'神主,以木为之,方尺二寸,穿中央,达四方。天子主长尺二寸,诸侯主长一尺,虞主用桑,練主用栗。’后世民间也为死者立神主,又称灵牌或神位。㈡指帝王。言其能代天地神灵施行号令。《书·咸有一德》:'眷求一德,俾主神主。’注:'天求一德,使伐桀,为天地神祇之主。’《史记·夏纪》:'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樂,为山川神主。’㈢指民。《左传·襄十八年》:'弃好背盟,陵虐神主。’注:'神主,民也。’”《辞海》:“①古时为已死的君主诸侯作的牌位,用木或石制成。《榖梁传·文公二年》:'丁丑作僖公主。’范宁集解:'为僖公庙作主也。主盖神之所冯(凭)依……天子长尺二寸,诸侯长一尺。’后世民间也立神主以祀祭死者,用木制成,当中写死者名讳,旁题主祀者的姓名。”栗主是用栗木做的神主。《公羊传·文公二年》:“虞主用桑,练主用栗。”按古礼,人死既葬,回家设祭叫虞,这时神主用桑木;期年练祭,改用栗主,埋桑主。后世通称宗庙神主为“栗主”。从柱字看,神主最初当是顶部刻成人头的木柱。木柱在西方发展成石柱,而在中国演变成牌位。刘锡成《中国原始艺术》称:“在希腊古代艺术还未形成裸体人像之前,曾经有过一个用石头和简单的石柱作为神的形象来崇拜的阶段,后来,出现了一个把身体表现为石柱的时代。石柱上雕上一个头,柱前刻一个阴茎或阴门,以区别其性别。维纳斯的最早的形象,也是一个石柱,顶部是漂亮的头颅,柱前部刻有女性的阴部。在埃及,许多神殿前的巨大的石柱,通常都是成对的,一个男性,一个女性。”(第219页)比如赫耳墨斯曾被描绘成神柱状(图67.简·艾伦·赫丽生著《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第362页)。中国现发现的全身的木雕像出现的时间较晚,山西长子县牛家坡7号墓春秋晚期木俑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俑(图68.郑岩《中国表情》第56页),这可能与木雕难以保存有关。
红山文化中“玉兽形玦”中的玦口未完全断开者亦似甲金文之白。兽形玦又称玉猪龙、兽形块,它是红山文化玉器群中的典型器物之一,迄今为止,类似的器物发现有14~15件之多。《辞海》:玦jué(见屑)“①古玉器名。环形,有缺口。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多放置于死者的耳旁。古时又用作与人决断、决绝的象征物品。②通'决’。射箭钩弦之具”。兽形玦的特征是兽身蜷曲为C型,兽尾和兽头相隔很近甚至相连。徐湖平主编、马久喜编著《中国历代玉器精品100件赏析》第10-11页“玉兽形玦”(图69.)高15cm、最宽10cm、最厚4cm,采集地点:辽宁省建平县,收藏者:辽宁省博物馆。这件兽形玦的玦口未完全断开,鼻嘴似猿猴。玉兽为圆眼珠,圆眼珠向鼻梁的延伸线似构成了眼角,外面还有一圈水滴状向着鼻梁收缩或许表示眼睑。水滴状弧圈上边弧线向上分出一只弯曲之岔线,这一岔线一直弯曲到顶部,岔线的顶部并非阴刻线而是因缺损形成的。开口对面的环壁上有一圆孔,圆孔上方以一横贯环壁的凹槽(表示颈部)。1986年8月4日郭大顺等考古学家在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四号墓中,发掘出土一对红山文化玉龙,红山文化玉器的认定由此而“一锤定音”。
玉猪龙亦称兽形玉或兽形玉饰。在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内已发现的约十余件。牛河梁女神庙和建平县都有出土。除个别有线条增减外,从总的形象特征到细部处理基本一样,大小略有不同:大者有7件,高约14-15厘米;小者有3件,高约7-7.5厘米。系由淡绿色玉或白玉制成。基本形象是:肥首大耳,双耳高耸,近似“臣”字形圆眼,眼周有皱纹,吻部前凸,亦有多道皱纹,皱纹呈隐沟状;口微张开,獠牙外露,体屈如环,首尾之间仅留下一个不大的缺口,首尾相连;背上有一小圆孔,均为对穿,都是用管加砂和水钻成。整体结构扁圆厚重,光素无纹,形制古拙,仅用寥寥数刀琢出眼、嘴、吻、鼻,刀法极为简练,风格古朴厚重,颇具神韵。兽形玉饰以前多有出土,但往往被当成商代的遗物收藏。直到近年它在红山文化墓葬中大量出土以后,人们才认识到它是原始时期的玉器并且多大小两件同出。如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第4号墓同时出土两件,皆作兽首形,大耳,圆眼,吻部前凸,口略张开,体蜷曲如环,环孔和背上小孔均为对穿。一件较大,系由淡绿色玉制成,高10.3厘米,宽7.8厘米,厚3.3厘米,面部有皱纹多道,琢磨成隐沟纹;另一件稍小,系由乳白色玉制成,高7.9厘米、宽5.6厘米、厚2.5厘米,纹饰较为简略。二者出土时均位于墓主的胸部,以此推测它是佩挂于胸部的一种饰物。不过,我们知道,原始人的饰物除作装饰之用外,还是一种祥瑞之物,具有祈求吉祥和护身的作用,有的更具有图腾性质(杜金鹏、杨菊华编著《中国史前遗宝》第29-31页)。“玉猪龙”给人的整体印象似猿猴之头像:由于玦口未完全断开,玦口可能并非玉兽嘴和蜷曲之尾间的间隙,而是玉兽之口。中间圆圈的作用和1979年陕西神木石峁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雕人头像面颊下面的圆孔相似。玉兽凸起的嘴唇、肥厚的下巴都和猿猴相似。
古代埃及存在狒狒崇拜,狒狒或类人猿同时也是还愿物。巴里·克姆普著《解剖古埃及》第87页埃利方太尼出土还愿物“2.狒狒或类人猿:发现几件,手指也放在嘴边。”第88页图24⑦釉陶狒狒,高18.9厘米。根据皮特里(1903),图片Ⅵ.51.(为阿拜多斯的早期神庙堆积)。第71页图20领土声明仪式。“左塞王跑过(或大踏步走过)作为领土标志的两组石堆之间的礼仪场地。国王的前面是韦普瓦维特神的旗帜和一竖行象形文字,其意思有点模糊,直译为'伟大的白种怪人们’,'怪人们’与狒狒神有关,它的画像是最后一个象形文字的组成部分。有人认为狒狒是祖先灵魂的形象,不过,这只是一种推测。”第二章注解[7]“例如,萨卡拉阶梯金字塔下面的画面中有狒狒和蝎的图案(参考图19)。参考图20的说明,特别是狒狒崇拜和启发性解释。在阿布西尔,第五王朝国王奈弗瑞尔卡拉金字塔的神庙家具中也包括狒狒和蝎像,见帕色纳-克里埃哥(1976b),第87-98页。”狒狒和猿猴可能因为和人类相像而被早期人类当成了人类祖先、当成了祖先灵魂的形象,古代埃及的狒狒崇拜可能是人类社会早期的图腾制度的孑遗。
在实行图腾制度的原始民族中,图腾总是作为宗族的祖先。澳洲土著是一支奇特的民族,无论从体格或语言上来看都与其最接近的邻居——美拉尼西亚人、波里尼西亚人或马来人无关系。他们并不构筑房舍或固定的茅屋,亦不耕种任何东西,除了狗之外没有别的家畜;甚至于不懂陶器制作的技术。他们几乎全以追猎所得各种动物的生肉及挖得的树根为生。他们不知有国王或酋长,所有公众事务全在集会中由长者处置。是否能在他们之中找到任何丝毫宗教和神明崇拜的证据,也颇可疑。而那些居于内陆,受制于极度缺水、生计艰难的部落,可能比居于海岸者更为原始。在澳洲的土著里,图腾观的系统取代了一切宗教和社会制度。澳洲的部落有再分为更小的Septs或宗族(clans),各各拥有一个图腾为名。然则图腾是什么?它多半是一种动物,也许是可食或无害的,也可能危险且可怖;较少见的图腾,可以是一种植物,或一种自然力量(雨、水),它与整个宗族有着某种奇特的关系。大抵说来,图腾总是宗族的祖先,同时也是其守护者;它发布神谕,虽然令人敬畏,但图腾能识得且眷怜它的子民。同一图腾的人有着不得杀害(或毁坏)其图腾的神圣义务,不可以吃它的肉或用任何方法来取乐。任何对于这些禁令的违背者,都会自取祸应。图腾的特征并非仅只于某只动物或某种东西,而是遍及同种的每一个体。在时常举行的庆典里同一图腾的人跳着正式的舞蹈,模仿且表现着象征自己的图腾动物的动作和特征。(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杨庸一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2月,第十四-十五页)。
即使在商代的中国存在类似于古埃及狒狒崇拜的猿猴崇拜,即使殷人如同藏族先民一样将猕猴当成自己的祖先,他们崇拜的猿猴(猕猴)头也不是鬼所从之甶而是主所从之亠(、)。甲骨文有鬼而无禺(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没有收录有禺字),容庚《金文编》仅收录一例禺字。甲骨文之鬼已是鬼魂之鬼。沈兼士先生写成于 1936 年的大作《“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将鬼的本义解释为“禺属之兽”是错误的。沈兼士先生认为“鬼”字的原始意义为“似人之异兽”, 与“禺”同属,并引郭璞《山海经传》注“禺似猕猴而大。”沈先生在文章最后列表总结: 鬼字由 A:“禺属之兽”之本义, 如鬼、夔、魌、魕等; 引申为 B: 异种之人, 如鬼方、愧、隗等; C: 偶相之名, 如傀儡; D: 鬼神之义, 如鬼、 等; E: 奇伟之形, 如魁梧、崔嵬等;F: 畏惧之情, 如畏、愧等; G: 诡黠之性, 如诡、谲、怪、黠、慧等等。然动物的头颅不可能是方状的,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田”(甲甶)状之动物。《新华字典》(网络版)'禺’字详解:禺yú(象形。小篆字形,象沐猴形。本义:兽名,一种猴)同本义【a kind of monkey】禺,母猴属,头似鬼。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亦曰沐猴。——《说文》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自耳。——《山海经》。郭璞注:“禺似猕猴而长,赤目长尾。”只有当装在匣子中的头颅(即田甲甶)已经发展出“怪异”之义时,以甶形容猕猴头才成为可能。
古罗马人的祖先头像(图70.郭长刚著《失落的文明:古罗马》第113页携带祖先头像的罗马贵族。图71.杨俊明、兰奇光著《古罗马文化知识读本》第102页祖先面具。楚人置放于室中的“像”和古罗马家庭神龛中的祖先雕塑性质相同。朱熹在注解《楚辞·招魂》时说:“像盖楚俗,人死则形貌于室而祠之也。”)和小河墓地出土的木雕塑像置于柱上即是主也。拉丁语以“走在前面”来表示祖先:拉丁语ante'before’+cedere'go’=antecedere>拉丁语antecessor>古法语antecestre>英语ancestor。这个语词当与祖先头像(更准确地说是手捧祖先头像的贵族)在祭典中走在前面有关。新疆小河墓地曾出土若干长鼻木雕人面像。陈健文《汉代长鼻胡人图像初探》称“2002年新疆小河墓地的发掘无疑是西域考古界的一件大事,出土文物中,有种近乎夸张的长鼻木雕人面像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图1、2、3)。此种人面像原置于棺椁内尸身胸部附近,先前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曾出土过覆盖在尸身头上的麻质面具,其尺寸约与尸身头部大小相当。但小河墓地所出人面像的尺寸不大(约10×7cm),且置于胸部,故似非面罩。究系宗教性的仪式作法,抑或是墓主生前的肖像,目前无法做出评断,其作用为何至今不明。类似的长鼻造型亦见于另一种木杆形器上之骨雕人像(图5),依据2007年的发掘报告,其碳十四年代数据显示,该墓葬年代最大之可能性是在公元前1650年前1450年之间。”(《欧亚学刊 第九辑》第239-240页)小河墓地出土的长鼻木雕人面像(图71、图72、图73)中奇特的从长鼻下部到双耳的一缕丝线暗示着这些木雕像曾捆在柱上。但木杆形器上之骨雕人像(图74)并无脸部中间穿过的丝线。
良渚文化的玉琮套在木柱上也构成“主”。安克斯认为,琮是母系祖先的代表物。近年来,认为琮象征“地母”、“女神”、“谷母”之风甚浓。台湾学者凌纯声认为琮是后世“木主”的前身,是“象征女性阴器,为女祖的神主”。台湾古玉专家那志泉也同意此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玉器专家周南泉认为,琮代表女性生殖器是可能的。他进一步设想良渚文化中围绕墓主的一周玉琮,可能表示“其后或妻妾宫女以物代人为墓主陪葬”。此说有文献根据,如《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黄琮礼地”,《周礼》中还有记载说“宗后以为权”、“宗后守之”,大琮“为内镇”;《仪礼》说“享夫人以琮”。瑞典的高本汉认为:琮是“祖”的“宗器”。琮中心的圆孔是供木棍贯穿竖立琮所用,琮套上木棍竖立起来就是主。最初的神主既可能是小河墓地的木雕人面像也可能是良渚文化的玉琮。陶寺遗址中出土玉琮的第271号墓是一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长2.52米,宽1米,墓内有板灰痕迹,朱砂痕厚,头骨染成红色。墓主是一位40岁左右的成年男性。墓内有6件随葬品:石梳1件,石铲2件,石瑗2件,玉琮1件及猪的下颔骨1付。这是遗址中规模较大、随葬品较多的墓葬,故推测墓主的身份不低,可能属于地区首领之一。由此推测,在陶寺文化中,琮是与男性有关的随葬品,并且是身份、地位、等级的标识之一。玉琮能沟通天地。琮的外方内圆的造型,“象征天地的贯穿”;琮上的纹饰,则是帮助巫师上天下地的“三蹻”;琮是巫师“通天地的法器”。琮是宗庙祭祀中请神主凭依的器物,琮的中孔便是神灵凭依的小室,器表的鬼神面可以起到保护死者灵魂的作用。璧圜象天,琮方象地,符合当时人们的宇宙观。琮中心的圆孔是供木棍贯穿竖立琮所用,琮上再置一璧,可象征天地男女的相交。琮外表的人物则是祖先神祇。琮外表的神祇(图75.余继明《良渚文化玉器》第8页,图76.同书第5页. 图77. 徐湖平主编、马久喜编著《中国历代玉器精品100件赏析》第14、15页:1982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和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的“玉雕神灵头像”神似(图78.舒之梅、张绪球《楚文化
奇谲浪漫的南方大国》第33页)。玉雕神灵头像长3.7厘米、最宽3.6厘米,属于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出土于天门萧家屋脊遗址 “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发现的唯一一件神灵头像。类似的玉雕神像在国内外的博物馆,也多见收藏,但均不清楚其年代和出土地点,在陕西和江西的商周墓葬中,也有数件出土,但年代都较晚。这类神像的共同特征,是耳上方有弯角形饰物,口中露出一排或两排牙齿,口角有上、下两对獠牙。不同的是,年代较晚的神像,服饰较为复杂。此类神像可能是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人们共同尊奉的神祇形象。”耳上方的所谓弯角形饰物和下面的耳垂(上有圆形耳环)构成一对招风耳,鹰钩鼻、丹凤眼,头戴毡帽。从正面看,所戴毡帽和玉琮上神祇所戴毡帽是同一款式。
将玉琮的材料改为木柱、将在玉琮表面雕刻祖先神祇改在木柱外面雕刻祖先神像即是图腾柱(图79a、79b.)。
印第安人的图腾柱在现代则成为瑞典雕塑家古斯塔夫·维格兰的雕塑作品生命之柱的原型。生命之柱(图80a、80b.)是挪威首都奥斯陆维格兰(vigeland)雕塑公园的中心建筑,类似于印第安人的图腾柱,高高耸立在圆台阶之上。维格兰雕塑公园位于奥斯陆的西北方向,以弗洛格纳公园的绿地、湖泊为自然背景,由挪威著名雕塑家古斯塔夫·维格兰用了近40年时间精心设计建造的。整个公园占地80公顷,雕像用铸铁、铜和花岗岩三种材料。以人从生到死的雕塑为主体,通过生命之桥、生命之泉、生命之柱、生命之环轮四部分组成公园的雕塑群。共有192座雕像和650个浮雕,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塑公园。生命之柱直径3.5米,高17.3米,重约270吨,历时14年完成。生命之柱由121个神态各异裸体男女老少身体,缠绕成雄伟挺拔的柱状,形成生命的图腾柱。这121个情态不同、首尾相接、向上盘旋、竟求光明、奋力抗争的裸体浮雕造像,描绘了凡人升入“天堂”途中,相互倾轧和相互扶掖的情景。人们有的沉迷,有的警醒,有的挣扎,有的绝望,组成了一个陡峭上升的旋律,令人惊叹不止。
在文化中引人铜器的铜石并用时代,在伊朗境内大体开始于公元前5500-5000年、结束于公元前2900年。在包括卡尚(Kashan)和德黑兰在内的中部地区,最为著名者乃是见于锡亚尔克(Sialk)遗址的发掘物(锡亚尔克一至三期)。在锡亚尔克一期遗物中的骨器中,有一件头戴圆锥帽疑似骨筓的物件(图81.A.H.丹尼、V.M.马松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一卷》第135页“锡亚尔克一期遗物”中的骨器)。如果这一骨器确是雕刻的人体,它将是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主”。周原蚌雕像
鹿石亦可视作神主。“鹿石实际上是一种拟人化的雕刻,其人像变得高度传统化和图解化。通常,只有细部是进行现实主义描绘的,如垂饰、珠链、悬挂武器的武装带或仪式带等。武器的图形展示出细部。武器包括具有蘑菇形环状柄端(有时作动物头形,如山羊、马、野猫等)的匕首、弓、战斧、草原武士的必需装备,以及刀、砺石等。尤其令人瞩目的,是所刻画的大部分器物均具有卡拉苏克性质。”(图82.A.H.丹尼、V.M.马松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一卷》第360页)。这些鹿石广泛地分布于东蒙古和外贝加尔湖地区。远至奇塔都能见到它们,还见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南乌拉尔地区。据报,在高加索山地区发现了好几种不同的鹿石,并见于黑海岸畔奥尔比亚及第聂伯河沿岸的石版上。在西方,它们构成了考古综合物的一部分;在图瓦,则立于墓旁。图瓦的情形表明鹿石(即神主)代表的就是死者自己。早在公元前九或八世纪,具有斯基泰-西伯利亚动物风格之动物图形的鹿石就出现在蒙古高原、图瓦以及阿尔泰地区;而没有动物图形的石版则出现得更早。还有证据可以见于图瓦之阿尔金古墓(Arjan-kurgan)出土的鹿石残片上,以及克里米亚的切尔梅亚果拉时代之前斯基泰时期文物中的一块石版上。在东方,具有斯基泰-西伯利亚动物风格之动物图形的鹿石,肯定属于斯基泰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公元前六世纪,黑海地区的鹿石被并无渊源关系的歼敌石(babas)所取代只能表明该地区的斯基泰鹿石文化原本就是来自东方的泊来品,它在黑海地区并无根深蒂固的基础。
后洼遗址下层滑石雕塑品中的半身人像(图83.刘锡城《中国原始艺术》第176页“后洼遗址下层滑石雕塑品 3.人半身像”)或许是鹿石的前辈。
蒙古语称'(墓地)石人’为babal,突厥语用bäŋü tāš'永久的石碑’指'墓碑’。塔什干Tashkent中的塔什Tash意为石,干kent意为城,塔什干仍是石城之意;突厥语bäŋü当即汉语的碑。碑bēi帮支、pō,越南语bi,郑张尚芳(帮支)pre(彼为);支谦译pra为卑(帮支);汉语的碑*pre出自蒲类Bar或腓尼基的Baal神。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制作这些墓地石像的是远古时代的“伊伯利亚人”,他们在坟墓周围竖立一些方尖形石头,每一块石头代表死者生前所杀的一个人。这种代表死者所杀敌人的方尖形石头就是杀人石。后来这些石头演化成了耸立在墓前的石像。亚里士多德的记述表明伊伯利亚人Iberians最早在墓前立杀人石。科西嘉岛上的杀人石当是伊伯利亚人所立,同沙达纳人交战的科西嘉岛土著居民是伊伯利亚人。伊伯利亚人墓前的歼敌石形象是其敌人的形象,这些敌人是来自海上的海盗们(即沙达纳人)。
突厥人在武士的墓前也要树立石碑并称为balbal(亦作babas)。balbal意为“为代表杀死一名敌人而竖起的墓石”,译为“杀人石”、“歼敌石”。《周书·突厥传》称突厥:“葬之日,亲属设祭,及走马剺面,如初死之仪。葬讫,于墓所立石建标。其石多少,依平生所杀人数。”《隋书·突厥传》亦称:“常(尚)杀一人,则立一石,有至千百者”。蒙古和硕柴达木地区科克辛—鄂尔浑河所发现的突厥文墓碑《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中的铭文充分地证明了以上记载。铭文说:“为我父可汗设立歼敌石,以匐职可汗石列其首”。“我杀死他们的英雄,我打算将他们立作歼敌石”。在碑文中歼敌石称为balbal。竖立balbal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记功,以此表明墓主人的战功和业绩。立杀人石有追念其平生战功之意,反映了突厥以战为荣、骁勇尚武的风俗。墓主人已经消灭(完全征服)了这些敌人,战胜了他们的灵魂。突厥人的杀人石balbal有以被战胜的、杀死的和立像的敌人做为死者在彼世服役的仆人之意味。立石还有拴住这些敌人使这些被墓主杀死的敌人不致在另一世界为害墓主。有些学者认为6—9世纪的突厥石人大都雕刻的是死者本人,是一种纪功性的荣誉;那些没有雕琢的“石人”(又称“立石”、“石标”)才代表被杀死的敌人,所以有的表现为一些个体肖像,有的自聚成群。比如蔡鸿生认为突厥石人像是死者本相,“我同意它是死者本人形象的主张”。如果突厥石人像代表的是死者本人,如果突厥存在为死者本人立像的习俗,那么葬在中原的突厥人中也该有这种习俗。但是迄今的考古发现中尚未在中原地区的突厥人墓葬中见到墓主本人的雕像;中国的史籍也未提及突厥人有为死者本人立像的习俗。突厥石人像当是被杀死的敌对酋长或英雄。在拜占廷的史料中提到突厥可汗葬时,要用俘虏的敌酋杀祭。只有这些重要人物才值得精雕细凿。这些石人像通常是被征服和被并入突厥国家的民族的汗的形象,他们的臣服形像与万物有灵论有密切关系,不仅表现为力图用被征服者的灵魂来增加死者的光荣,而且企图让被他征服的汗在阴间为他继续效劳。
公元前六世纪,黑海地区的斯基泰鹿石被并无渊源关系的歼敌石babas所取代,实际上意味着伊伯利亚人在黑海地区成功地进行了扩张。亚洲的伊伯利亚又被称为东方的伊伯利亚,位于黑海与里海之间、科尔启斯Colchis之东、亚尔巴尼亚Albania之西、高加索山脉之南、亚美尼亚Armenia之北,“有人认为亚细亚的伊伯利亚人是欧罗巴的伊伯利亚人的祖先;另一些人认为亚细亚的伊伯利亚人是从欧罗巴的伊伯利亚人那里迁去的;还有一些人认为他们只是名字相同,而他们的风俗和语言不是相同的。”(阿庇安《罗马史》卷十二101)杀人石在黑海地区的出现标志着伊伯利亚人的到来。希罗多德在《历史》卷三93中提到在高加索的阿黑门尼德王朝的第十四地区有“国王使所谓'强迫移民’所定居的红海诸岛的居民”。伊伯利亚人可能是居鲁士或大流士一世强迫从红海诸岛迁徙来的移民。这些移民在高加索扎下根后便开始了象黑海地区的扩张。当有一部分伊伯利亚人向东迁徙进入中国并成为后来突厥的一部分。鹿石和歼敌石并非全然不同,就它们都有系住、钉住的寓意而言,他们表达的主题是相同的。
伊赛多涅斯人(Iseedones)死去的父亲的头颅在平时大概也是作为神主保留在匣子中的。希罗多德称:“据说伊赛多涅斯人有这样的一种风俗。当一个人的父亲死去的时候,他们所有最近的亲族便把羊带来,他们在杀羊献神并切下它们的肉之后,更把他们主人的死去的父亲的肉也切下来与羊肉混在一起供大家食用。至于死者的头,则他们把它的皮剥光,擦净之后镀上金;他们把它当作圣物来保存,每年都要对之举行盛大的祭典。就和希腊人为死者举行年忌一样,每个儿子对他的父亲都要这样做。”(《历史》卷四26)
猎头习俗
猎头(又称猎首)习俗是指将敌人杀死后砍下头颅并收集的一种习俗。许多古代文明都曾流行过猎首的做法。如古埃及人、亚述人、斯奇提亚(又译斯基泰)人、古代凯尔特人、古中国人等等。在人类学著作中,猎首行为出现的直接原因包括摄取敌人灵魂(彻底征服敌人)、统计战功、完成某些宗教仪式、维持星象平衡、展现阳刚、勇猛、嗜血和威信等等。
古埃及早期王朝迈尔那石板背面的一排无首尸体清晰地显示这些被杀死的敌人的头颅已被胜利者割走,古埃及早期王朝无疑有割取敌人头颅的习俗。
拉格什鹫碑上兀鹫嘴刁阵亡战士的头颅在象征着阵亡战士灵魂升天的同时也暗示着苏美尔人同样也有割取敌人头颅的习俗。
亚述战士手提敌人首级从战场上凯旋而归的场景表明亚述人同样也割取敌人首级的习俗。(图84.戴维·罗尔《传说文明的起源》第101页。凯旋的亚述士兵高举着战争中不幸被杀的敌人的头颅。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规定,士兵的军功一律以斩获并带回的敌人首级多少来计算,计算功劳也非常公平。三国蜀将关羽被孙权俘虏并处决后,首级即送予曹操。
据希罗多德的记载,斯奇提亚人是根据带回去的敌人首级来分配卤获物的。希罗多德称:“斯奇提亚人饮他在战场上杀死的第一个人的血。他把在战争中杀死的所有的人的首级带到他的国王那里去,因为如果他把首级带去,他便可以分到一份卤获物,否则就不能得到。他沿着两个耳朵在头上割一个圈,然后揪着头皮把头盖摇出来。随后他再用牛肋骨把头肉刮掉并用手把头皮揉软,用它当作手巾来保存,把它吊在他自己所骑的马的马勒上以为夸示;凡是有最多这种头皮制成的手巾的人,便被认为是最勇武的人物。许多斯奇提亚人把这些头皮象牧羊人的皮衣那样地缝合在一起,当作外衣穿。”(《历史》卷四64)陶利卡(Tauri)人则把敌人的头颅用长杆高高撑起用来守望家宅。“对于他们所征服的敌人,他们每个人都割掉他的敌人的头并把它带回自己的家,在那里他把它插到一个长杆子上,高高地树立在房屋上,一般比烟囱还要高。他们说,这些人头高高地放到那里是用来守望全宅的。陶利卡人是仰仗着打劫和战争为生的。”(《历史》卷四103)斯奇提亚人将杀敌猎头视为荣耀而未杀敌猎头则是奇耻大辱“每年一次每一地区的太守都在自己的辖境之内在混酒钵里用水调酒,凡是曾经杀过敌人的那些斯奇提亚人都要饮这里面的酒的,但是没有立过这样战功的人,却不许尝这里的酒,而是很不光彩地坐在一旁。他们认为这乃是一种奇耻大辱;但是他们中间既然有许多人杀死的不是一个,而是许多敌人,因此他们每人有两只杯,而用它们同时饮酒。”(《历史》卷四66)
原始人最初对有生物和无生物是不加区别的。他认为周围的一切都和他本人一样。他认为自己的身体之中还有一个同他本人一般无二、只是小一些的生物在活动着。其他万物无不如此。这个动物体中的小动物,人体中的小人,就是灵魂。它是可见而又不可见的。它能短时间出走,也会永远离开躯体,暂离为睡,永离便是死亡。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说,是爱德华·泰勒首先提出了宗教起源于万物有灵观的学说。由于我们思想、意识、看见、听见、闻见、进食、说话的器官皆位于头部,因此原始人认为头是灵魂之所在。猎首行为源于宗教观念中“灵魂栖于头颅中”的看法,而猎首则是为了带回并最终征服敌人的灵魂。
距今77—20万年的北京猿人就已经产生猎头习俗。德国的古人类学家魏登瑞在研究北京猿人化石时,发现北京猿人骨骼化石里头骨跟四肢骨的数量无法构成1:2的正确比例——头骨太多了,四肢骨的数量却不够。在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排除后,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几十万年前北京房山区那个山洞里,有北京猿人拎着别人的脑袋回来了,所以山洞里头盖骨的数量明显过多。当时魏登瑞顺着这个思路往下一查,果然发现在头骨上有明显石器打砸的痕迹:左眉弓让人拿石器削开了,头顶被石器砸穿了,后脑被石器击漏了。拎着别人的脑袋回来后的北京猿人就近找几块大石头咔嚓一下,把人脸给砸碎了。在山洞里发现了五块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魏登瑞的发现表明,在几十万前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那个山洞曾经生活着一群食人魔,他们喜欢到附近去猎杀别的北京猿人,把人杀了以后尸体大部分就地享用,脑袋用纯石器割下来拎回山洞里保存起来。
阿兹特克人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就是死在战场上或者作为祭品被献给神。这是阿兹特克男子能上天堂的两个途径。“剥人皮”要在阿克斯皮·托泰克神的庙宇前进行两天,这个仪式是作为春天庆祝万物复苏祭祀的一部分举行的。被处死的俘虏被祭祀者直接拉到祭祀石上用石刀开膛、生挖心脏,然后他们的尸体从台阶上被扔下去。由专门的人剥去他们的皮,然后切成几个部分。一条大腿献给统治者,俘虏者获得除头以外的其他部分,头颅则放置在一个巨大的骷髅架上。接下来就是吃人的部分了。武士把亲戚召唤到家中,就着一小片人肉吃一小团生玉米仁。这样的行动具有宗教的象征意义,象征着牢记大地的恩惠。但是宴会的主角——武士——是绝对不会碰人肉的。在墨西哥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托克斯卡特尔——里要献祭一个扮作特兹·卡特里波卡(“众神之神”)的年轻人。人们把这个年轻人当作大神本人一样供养和礼拜。这位人神的献祭时间是在复活节或复活节后的几天。这一祭献品是从俘虏中细心挑选体格健美的年轻人来担任的。“这座小庙跟一般的墨西哥庙宇一样,建成金字塔形;当年轻人走上阶梯时,每迈一步就踩破一根他在光荣的日子里吹过的笛子。登到最后一级,祭司们抓住他,把他面朝上仰着按倒在一块石头上,一个祭司划开他的胸膛,伸手掏出他的心脏捧着祭祀太阳。对这位死神的尸体并不像对一般人牲那样让它滚下庙里的阶梯,而是抬到庙下面去,砍下头来,穿在矛尖上。这就是墨西哥万神殿里最大的神的扮演者的固定结局。”(费雷泽《金枝》第837页)
居住在今天厄瓜多尔、秘鲁和亚马逊平原地区的舒阿尔族有猎取人头后脱水作为祭品的习俗。
“菲律宾群岛吕宋岛内陆邦都的土人都热衷于猎取人头。他们猎取人头的主要季节是栽种和收割米稻的时候。为了庄稼长得好,每块地至少在移植时猎取一个人头,播种时又猎取一个人头。猎取人头者结伴三三两两地走出去,埋伏着等待牺牲者,不管来的是男人或是妇女,便砍下他或她的头、手、脚,赶紧带回村去,大家欢呼迎接他们。首先把人头挂在村前空地上的两三棵死树上,四周围着大石头,当作座位。然后人们围着树跳舞,宴会、喝酒尽醉。待人头上的肉烂尽了之后,砍下头的人就把头颅带回家去,作为珍物保存起来,他的伙计把那些手和脚也同样处理。吕宋内陆的另一部落阿波耀人,也遵循着类似的风俗。”(费雷泽《金枝》第626-627页)
肯尼思·乔治(Kenneth George)在对苏拉威西岛西南部的马普伦多族的考察中发现:他们的一年一度的“猎首”行为已经演化成以椰子代替真实头颅的一种纯宗教仪式,称为“pangngae”。该仪式在每年水稻收获的时节举行,其目的包括展现不同部族文化间的分歧和辩论,显示男性的阳刚之美,分发公共物资,以及抵制外来文明对马普伦多族文明的同化等等。
少部分印度教性力派信徒会以人体、人血或首级为祭品,奉献给时母、难近母等女神的现象。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少数信徒仍然有这种行为,在英国殖民当局全力禁止下才逐渐消失。
在印度西北部的那加兰邦,古老的科亚克(Konyak)部落在这里繁衍生息。科亚克部落有着猎头传统,男子猎取头颅被认为是英勇的象征,擄获的头颅则用来祭祀,以保佑庄稼风调雨顺。但受到基督教以及近代文明的影响,这项习俗已在几十年前废止。猎头勇士在擄获人头后可以纹刺面部,获得带有黄铜骷髅吊坠的项链,而每个黄铜骷髅吊坠就代表一个擄获的人头。
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在部族冲突中一般会挖去头盖骨然后用烟熏的方式保存敌人的头颅。如今不少毛利人部族正试图追索流散于世界其他地方博物馆的他们祖先的头颅。
新几内亚阿斯马答族有一个自开天辟地来就存在的传统:凡男子成年之后都得经历一个考验,那就是猎取一颗人头,然后才能去求婚。他们仍然相信,没有经历这个过程的男人就不配有后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主要是美军)士兵在太平洋战场上曾大量收集日军阵亡士兵的头盖骨作为战利品或馈赠亲友的纪念品。但在欧洲战场上的盟军却无此行为,这既与当地习俗有关系又与日军异常英勇有关。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对日战争打的很艰苦,导致美军士兵对日军士兵既恨又钦佩其勇敢。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曾于1342年9月严令禁止上述行为,但未取得显著效果。
过去在台湾本岛原住民中曾流行出草的习俗。出草是台湾少数民族猎人头习俗(猎首、猎头)的别称,就是将敌人的头颅割下的行为,泰雅语称为mgaya“姆嘎亚”。黄叔璥《台湾使槎录》卷五、番俗六考/北路诸罗番一:“捕鹿,名曰出草。”朱仕玠《小琉球漫志》卷八、海东
语(下)/射鹿:“番以射猎为生,名曰出草。”台湾教育部《国语辞典》:“旧日台湾原住民埋伏于草丛中,捕杀入侵者或猎取他族的人头,再将人头去皮肉,置于髑髅架上。称为出草。”从台湾原住民身上,可以发现“出草”是以“射猎为生”的生番的狩猎-军事文化制度的一部分,是猎人-战士应该履行的神圣义务。
从清朝同治年间曾发生过震动中美的出草——罗发号事件中可以发现出草对维护原住民地盘的重要意义。1867年,美国商船罗发号自汕头开往牛庄,途经台湾海峡时,随大风漂至屏东七星岩触礁沉没,遇险船员在狮龟岭海岸一带登陆,一上岸就遭到龟仔角社的原住民出草攻击,船长亨特·汉特夫妇等十三人被猎头。唯一幸免的粤籍水手逃到官府。最后以美方与原住民直接达成谅解协议告终。然而清廷想直接和原住民缔结协议却遭到拒绝,原住民表示绝不和欺诈万端、不守信用的汉人缔结和约,誓与汉人血战到最后一人。外人一上岸就被猎头显示了台湾原住民以剽悍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地盘的意志和决心,因此猎头行为有一种警示作用:警告外人不要随便进入别人的地盘。
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以讨伐和安抚并用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对待山地的“生番”,到第五任总督佐久间左马太(1906年4月—1915年5月)时期,原住民已经发生过针对日本人的数次出草,致使日本人认为讨抚政策失败,关键就在于原住民一直拥有武力、隶属于拥有自由行动权的武装部落。于是在最急欲处理的“要禁绝高山族的猎头习惯”事项中改讨伐和安抚并用为先“讨伐”、后“抚育”的政策,因此,1910年-1914年的“五年计划”主要工作目标就在于彻底收缴原住民的枪支弹药,完全解除其武装。而后又制定了原住民要使用枪支必须登记借用的政策。
拥有武力的台湾原住民部落其实就是由猎人-战士构成的一个武装团体。这种猎人武装团体将猎头视作勇士的标志,并将猎头和社会地位、能否纹面、能否娶妻联系在一起。印度西北部的那加兰邦的科亚克(Konyak)部落中的猎头勇士在擄获人头后才能纹刺面部,以及台湾原住民猎头后才能纹面的习俗表明,纹面是纪录和炫耀猎头战功一种方式。黠戛斯则是把战功纪录在手上(《新唐书·黠戛斯》:“男少女多,以环贯耳,俗趫伉。男子有勇黥其手,女已嫁黥其项。”)。匈奴的黥面和色雷斯人的刺青多半有着同样的意味。司马迁记载:“匈奴法,汉使非去节而以墨黥其面者不得入穹庐。王乌,北地人,习胡俗,去其节,黥面,得入穹庐。”(《史记·匈奴列传》)。黥面是中原的一种刑罚,却可能是匈奴的记功表示英武的方式。《后汉书·东夷传·倭》:“男子皆黥面文身。”但从台湾原住民和印度科亚人的习俗来看,唯有立下战功、猎取人头的战士才能黥面(纹面)。宋苏洵《兵制》:“及于五代,燕帅刘守光,又从而为之黥面涅手之制。”最初的“黥面涅手”当源自北方少数民族(涅手即黠戛斯的黥手),原本是表示英勇和战功(“男子有勇黥其手”),在士兵脸上刺字防止士兵逃跑是后人的臆测。希罗多德称在色雷斯人中“刺青被认为是出身高贵的标识,身上没有刺青则就是下贱的人了。无所事事的人被认为是最尊贵的,但耕地的人则最受蔑视,靠战争和打劫为生的人被认为是一切人当中最荣誉的。”(《历史》卷五6)当猎头成为勇士的标志,自然人头的数目关系到社会地位的高低,不会猎头的男人不能纹面,不被认为是男人,也不会有女人会跟他结婚。而猎头多寡从服装与纹胸就看的出来。因此男人会为了争夺女子而猎头。还有,泰雅族人相信猎过头的男子死后才能进灵界。这种关乎尊严与地位的文化从他们一生下来就渗透进骨子,在赛德克族的部落里,男女分工极其分明,其中父亲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勉励孩子如何做一个勇士。
猎头习俗的形成源于争夺生存资源,通过猎头减少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收养对方幼儿、系住、役使敌人的灵魂、化敌为友)。由于消灭其他部族的有生力量就能减少其他部族的人口,降低其对土地的需要和竞争力,也就使自己的部族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确保了生存的能力。因此,所谓“出草”便被规定为成年男子证明和提升社会地位的机制,并成为宗教信仰中祭祖的一环。这些社会制度和文化宗教上对于出草的重视,其根本原因乃是为了维持族人对外敌的警惕,增加本部族的竞争力。
泰雅族人认为,头是灵魂之所在,猎到的头颅带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用来祭祀祖灵,为族人祈福,增加自己的力量。所以泰雅族人要祭祀祖灵,或是遇到天灾瘟疫时,就会去猎人头,以人头祭祀,希望祖灵能平息愤怒,保护族人。
族内中要是有争执,僵持不下,头目无法调解时,便会让争执的双方进行死斗,由胜利者割下头颅。另一种情形是被人诬陷,为了要洗刷嫌疑,就将怀疑自己的人杀害。因为泰雅族人相信,祖灵能让正义的一方存活,既然是为了正义而战,所以决斗猎头是一件极光荣的事。还有一种情形是有家人被猎头,或是与邻村结怨,为了报复而猎头。
一般在粟作收获后至播种前这一段时期内会去猎人头。一定要组织猎头队,每一队至少有三四人,多的时候有二三十到四五十人,但通常是十人左右形成一团,推举其中年长又有才能的当首领。猎人头不是战斗,猎到头之后就要逃走,所以必须事先决定进攻路线与逃脱路线。要守诸多禁忌。行前告知祖灵猎头的理由,期望祖灵保佑。最后依知目鸟的啼法、飞法、距离、回数来预卜吉凶,要是没有凶相随即出发。割头的对象不分男女老幼,连婴儿也不能幸免。但有时他们也把三四岁的幼儿抓回去抚养,这种时候并非为了获得俘虏,日后他们会把被捕的幼儿,根据一定的仪式,当作自己亲身儿子般抚养。猎头的目的达到后,一行人带着首级及战利品在山谷中疾走,隐蔽行踪,会到放置纪念带和携带品的地点暂时休息。这时他们会把人头用宽大的草叶包起来,放进番人日常使用的纪念袋中,把上次留下来的东西收起来,由首领下令凯旋而归。祝宴仪式:先饮血酒再跳猎头舞蹈。仪式首先宰杀大小牲口,取其血涂于所猎获首级之面,或灌入首级之口内。猎头者先饮血酒,亦即把小米酒从首级之口灌入后,又自颈部下方将混着人血的酒盛入杯子来饮。其饮法是二人并肩把口唇就杯口二人共饮(太鲁阁族人称“爱诺米”),照例最先献与社内最年长者,其余献与头目,最后立功者以共饮形式干杯,这种共饮血酒有与敌邻相亲睦之意义。祭首:举行合社之祝首典礼及招魂仪式。
赛德克人出草凯旋之后,到了部落把人头拿到猎头者的家,喂人头吃酒糟、猪肉、糕,众人庆贺跳舞一夜。然后带到领队家让其他出草队员们喂人头猪肉,并与之饮酒,而后拿到骷髅架上,摆放在很多旧骷髅的中间,挂上用草根作成的饰物。意思是:“经由我们的力量使你能到我们的部落,也许你全家很难过,但如今你很高兴能吃到很多的东西,我们也成了朋友。”猎取了敌人的人头并将其放在骷髅架上,意味着对这些鬼灵魂的彻底征服和对这些鬼魂的彻底掌握。从他们完全被己方控制的角度来讲,这些头颅已经成为己方的一员,己方已经成功变敌为奴。赛德克有“人、人类”之意,巴莱是“真正的”,赛德克·巴莱意即“真正的人”。电影《赛德克巴莱》中赛德克族战士凯旋时哼唱着:“生前你是我的敌人,但是,现在已经不是,来喝酒吧!”电影里赛德克学童在举刀砍向日本人时,大喊:“可怜的日本人,和我们一起到祖灵的身边,去当永远的好朋友吧!”
赛夏族在播种仪式前猎获首级,而在收获仪式后举行例祭。
排湾族的“五年祭”中,族人会围成一圈并手持长竹竿,一直往上猛刺被抛在空中的头颅;后来出草的传统随着现代法规的宣导而被禁止后,头颅改由藤球替代。
台湾本岛的原住民族中,部落都会有摆放出草所得头颅的置首架(即骷髅架),希望获得祖灵的庇荫。但在猎首习俗被禁止后,一般置首架上的头颅皆改以兽骨替代。
头颅和酒杯
斯奇提亚人有把自己最痛恨敌人的首级处理后当杯子来使用的习俗。希罗多德称斯奇提亚人“至于首级本身,他们并不是完全这样处理,而只是对他们所最痛恨的敌人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把首级眉毛以下的各部锯去并把剩下的部分弄干净。如果这个人是一个穷人,那么他只是把外部包上生牛皮来使用;但如果他是个富人,则外面包上牛皮之后,里面还要镀上金,再把它当做杯子来使用。一个人也用他自己的族人的头来做这样的杯子,但这必须是与他不合的族人并且是他在国王面前打死的族人。但如果他所敬重的客人来访的时候,他便用这些头来款待他,并告诉客人,他的这些死去的族人怎样曾向他挑战,又被他打败;他们用这些东西来证明他们的勇武。”(《历史》卷四65)
春秋时期的中国,汉初的匈奴,公元6世纪的日耳曼人都存在以仇敌头颅为饮器的习俗。司马迁《史记》记载春秋时晋国赵襄子攻杀智伯之后,将智伯的首级割下,雕刻上漆当作饮酒之首爵(《史记·刺客列传》:“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为饮器”)。匈奴在杀死月氏王后亦以其头颅为饮器(《史记·大宛列传》:“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公元566年,伦巴第国王阿尔伯因和阿瓦尔人结盟联合夹击格皮德人,给以格皮德人致命打击。阿尔伯因亲手斩下格皮德国王库尼蒙德的首级,取出头盖骨,将其做成镀金的酒器。
拉丁cappa'head头’>古英语cæppe'cap帽子,cape披肩,hood兜帽’。古英语cæppe'帽子,披肩’源自拉丁语cappa,其拉丁语源是caput'head头’。蓋gài见泰'苫,用白茅编成的覆盖物;车盖,遮阳御雨之具;器物上的盖;胜过,压倒;遮盖,掩盖;崇尚’、hé匣盍“通'盍’,何不”、gě见盍'地名;姓’,越南语蓋cái、盍hạp,王力《同源字典》泰that;支谦译av为盖。汉语蓋的读音充分显示了蓋有两个语音尾(-t尾和-p尾)、且呈现出-t尾取代-p尾的趋向。蓋实即拉丁语之甲caput'head’。苫shān审盐'用茅草编成的覆盖物;古人居丧时睡的草垫’,越南语chiêm。《左传·襄十四年》戎子驹支称:“乃祖吾离被苫蓋,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疏:“被苫蓋,言无布帛可衣,唯衣草也。”甲*caput>*cat(=见泰之蓋),甲*caput>*cap(略去词尾-ut,此即见盍之蓋)>*hwap=匣盍之蓋,甲*caput>*cap>*sham(审盐之苫)>苫shān。
拉丁cappa'head头’>古英语cæppe'cap帽子,cape披肩,hood兜帽’。古英语cæppe'帽子,披肩’源自拉丁语cappa,其拉丁语源是caput'head头’。蓋gài见泰'苫,用白茅编成的覆盖物;车盖,遮阳御雨之具;器物上的盖;胜过,压倒;遮盖,掩盖;崇尚’、hé匣盍“通'盍’,何不”、gě见盍'地名;姓’,越南语蓋cái、盍hạp,王力《同源字典》泰that;支谦译av为盖。汉语蓋的读音充分显示了蓋有两个语音尾(-t尾和-p尾)、且呈现出-t尾取代-p尾的趋向。蓋实即拉丁语之甲caput'head’。苫shān审盐'用茅草编成的覆盖物;古人居丧时睡的草垫’,越南语chiêm。《左传·襄十四年》戎子驹支称:“乃祖吾离被苫蓋,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疏:“被苫蓋,言无布帛可衣,唯衣草也。”甲*caput>*cat(=见泰之蓋),甲*caput>*cap(略去词尾-ut,此即见盍之蓋)>*hwap=匣盍之蓋,甲*caput>*cap>*sham(审盐之苫)>苫shān。
汉语的匣、箱、盒皆出自甲*caput。匣xiá匣狎'贮存东西用的器具,大的叫箱,小的叫匣’,越南语hạp;箱xiāng心阳“指车箱;凡可藏物,有底、盖者都叫箱;指正厅两旁的房屋,通'厢’”,越南语sương;盒hé匣合'盘覆、盘盖;底盖相连、体积较小的盛器’,越南语hạp。
中古英语chiere'face脸’<古法语chere<晚期拉丁cara<希腊καρα'head头’。希腊语kara'head头’是以古、羯(康僧铠译kar为羯(见月))为'头’。希腊语κάρυα(karua)'胡桃’和καρα'head头’非常接近,两者应是同源词。
拉丁culleus'皮袋,盛流体的袋子’>古英语的cylle'皮瓶,容器’。古英语ċytel'kettle水壶,part or copper pot铜锅,cauldron大锅’<拉丁catillus'小盘,陶盘’。拉丁catillus的词根cat-源自甲:甲*caput>*cat(=见泰之蓋)。
古英语cuppe'小饮水器’<拉丁cuppa'cup,杯’<拉丁cūpa'tub,桶’。英语tub'桶’即汉语的桶*tum(金尼阁《西儒耳目资》tcùm、iùm),原始姬语当是*tumb。拉丁cuppa'cup,杯’当是因其似头颅(拉丁cappa'head头’)而被称为cuppa的,远古时代的拉丁人可能也存在以仇敌头颅(cappa)为杯子(cuppa)的习俗。现代汉语中似头颅的容器是罐。罐guàn《集韵》古玩切(见换)'用陶或金属制的汲水器、容器’,越南语quán,郑张尚芳(见桓)koons(古玩),英语jar、pot、tin。cup-的词尾被置换成词尾-an或甲*caput>*cat(=见泰之蓋)>*can而产生罐之读音。拉丁cūpa'tub,桶’从其音、义上看和汉语的缸相当。缸gāng匣江'瓦器,似罂的长颈瓶;灯’,金尼阁hiâm、kam,越南语hàng。《说文·缶部》:“缸,瓦也;从缶工声。”cūp->*cum(工,金尼阁kūm)>*cam>缸gāng。cūp-还可比对成汉语的[匸赣]。《说文·匸部》:“[匸赣],小桮也。从匸赣声古送切。[匸赣]或从木。”cūp->*cum>[匸赣]。布龙菲尔德称:“中世纪后期,德语Kopf一词,跟英语cup(杯子)同源,具有中心意义'杯子,碗儿,罐儿’和边缘意义'头’;后来一定有个时期,许多说话者听到这个词只用于它的边缘意义了,所以现代德语Kopf只当'头’讲。”(《语言论》24.4.)其实从起源上讲,拉丁语的cuppa本身就是源自cappa'head’。如果拉丁语cuppa确实源自cappa将意味着远古时代的拉丁人也曾以头颅为杯。
魌头
现代的娃娃头、和尚头以及万圣节的吓人面具(包括狼头、熊头等动物头)似乎和鬼头——甶——存在密切的联系。但事实上这些面具在中国并非出自鬼头而是出自魌头。
魌qī溪之“醜貌。同'䫏’。见'魌头’” ,郑张尚芳(溪之)khɯ(去其)说文作䫏。《说文·頁部》:“䫏,醜也。从頁其声。今逐疫有䫏头去其切”魌头:状貌丑恶的面具。《周礼·夏官·方相氏》:“长蒙熊皮”汉郑玄注:“蒙,冒也。冒熊皮者,以惊敺疫癘之鬼,如今魌头也。”亦用假面作乐舞,以慰死者之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三尸穸》:“世人死者有作伎乐,名为乐丧魌头,所以存亡者之魂气也。”在中国,最初是蒙上熊皮扮成熊相吓唬和驱赶恶鬼(“以惊敺疫癘之鬼”),后来从熊皮慢慢地演变成䫏头。原本“惊敺疫癘之鬼”的吓人面具(魌头)在现代反倒成了吓人的鬼了。
祆教祭司所戴面罩和中国的魌头应有相同的功用(“以惊敺疫癘之鬼”)。《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mask(n.1.面具,面罩,尤指假面具;口罩;消毒口罩.防护面罩.防毒面具;呼吸面罩.面膜.【昆】(蜻蜓幼虫)脸盖.2.面部模型.表情,面容.(古希腊和罗马演员佩戴的)人头面具.(狩猎战果)兽头(尤指狐狸).<古>戴面具的人.3.<喻>掩饰;伪装.4.【摄】遮光板,遮光片.【电子】(制造微电路)模板.v.给…戴面具.遮蔽.掩盖,隐藏.(尤指涂刷时)遮盖):mid 16th cent.:from French masque,from
Italian maschera,mascara,probably from medieval Latin masca'witch,spectre’,but influenced by Arabic
maskara'buffoon’.spectre(a ghost鬼怪,幽灵):from French spectre or Latin spectrum.
*pectr或即汉语之甶。《培根词汇》mask(n.):1530s,from
Middle French masque'covering to hide or guard the face’(16c.),from Italian maschera,from Medieval Latin masca'mask,specter,nightmare,’of uncertain
origin,perhaps from Arabic maskharah'buffoon,mockery,’from sakhira'be mocked,ridiculed.’Or via Provençal mascarar,Catalan mascarar,Old French
mascurer'to
black(the face),’perhaps from a Germanic source akin to
English mesh(q.v.).But cf.Occitan mascara'to
blacken,darken,’derived from mask-'black,’which is held to be from a
pro-Indo-European language,and Old Occitan masco'witch,’surviving in dialects;in Beziers it means'dark
cloud before the rain comes.’从莫拉-库尔干(Mulla-kurgan)骨瓮、Krasnorechensk骨瓮上(图85.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第165页)的圣火坛旁边的两祭司所戴面罩来看拉丁语masca'witch,spectre’中的女巫最初也是戴有面罩的。
巫wū微虞“㈠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国语·楚语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注:'覡见鬼者也。《周礼》男亦曰巫。’又'家为巫史。’注:'巫主接神,史次位序。’商代最重巫,至周地位渐降,《周礼》把司巫列为中士,属于司祝。㈡姓。”,越南语vu,郑张尚芳(微虞)ma(武夫)。周及徐《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巫**mag,*ma,mǐu明虞合三平(当为上声,不规则。)《说文·巫部》:“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褎舞形。”《说文·巫部》:“覡,能齋肅事神明也。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段玉裁注:“此析言之耳。统言则《周礼》男亦曰巫。”朱骏声云:“后世始别女巫男覡。”《周礼·春官·男巫》:“男巫。”郑玄注:“能制神之处位次主者。”《楚辞·离骚》:“巫咸将夕降兮。”王逸注:“古神巫也。”巫师,以降神占卜为职业的人。[ORI]magic,希腊语Magos(复数Magoi),来自于古波斯语Magu巫师、(古波斯)僧;希腊语magike巫术、巫师、男巫;拉丁语Magus,(Magi复数),希腊语Magos的拉丁语形式。拉丁语magicē,希腊语magikē的音译词;英语magic,借自拉丁语magicē巫术。王以铸译希罗多德《历史》中的Magi为玛哥斯僧(即玛果依人),玛果依为美地亚Medea的一个部落。拉丁语magister'master老师,chief首领,leader领袖’>古英语mæġester'master老师’的词根正是magi(貊、玛果依人),事实上可将冒顿(墨毒)*Baghatur视为Magister的译音。王以铸、崔妙因译《普洛科皮乌斯 战争史》第602页注①magister最高级军衔。《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master(n.1.<主史>老爷,主人,主子.主宰者,控制者.主控机件.<旧>男主人.(狗、马或其他家养动物的)男主人.2.专家.(艺术)大师.象棋大师(尤指国际比赛中获此称号者).大师级.3.硕士[仅用于称号和固定表达].4.主管,负责人,尤指<主英>男教师.校长.国业公会主管;共济会地方分会会长.(商船)船长.掌管猎狗的人.(英格兰和威尔士)最高法院官员.5.少爷.<古>长官;名师.(苏格兰)(子爵或男爵的)长子.6.原版,原件.):Old English mæg(i)ster(later reinforced by
Old French maistre),from Latin magister,probably related to magis'more’(i.e.'more important’).《培根词汇》master(n.):late
Old English mœgester'one having control or authority,’from
Latin magister(n.)'chief,head,director,teacher’(source of Old French maistre,French maitre,Spanish and Italian
maestro,Portuguese mestre,Dutch meester,German Meister),contrastive adjective('he who is greater’)from magis(adv.)'more,’from PIE *mag-yos-,comparative of root
*meg-'great’(see mickle). *meg-'great’或许源自鬼头甶是一个巨大的头颅,汉语博(郑张尚芳(帮鐸)paag(补各))、英语big、古波斯语Baga'神’与之同源。而PIE *weg-出自*meg-,英语hag和witch都出自Magi玛哥斯僧。拉丁语magister的词根为Magi(玛果依人、玛哥斯僧)。
覡xī胡狄切(匣锡)“为人祷祝鬼神的男巫。《国语·楚语下》:'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攜貳者,……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注:'巫、覡,见鬼者。’”,越南语hịch,郑张尚芳(匣锡)geeg(胡狄)或云见亦声,英语witch、hag。《说文·巫部》:“覡,能齋肅事神明也。在男曰覡在女曰巫。从巫从见徐锴曰能见神也胡狄切。”。《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witch(n.1.女巫,巫婆(被认为具有邪恶魔法的女子,通常被刻画为穿着黑披风、戴着尖顶帽,坐在扫帚把上飞).信仰现代巫术者,巫术追随者;行巫者;(女)巫师.<非正式>丑老太婆;夜母叉.迷人的女子;妩媚的女人.2.美首鲽.鲽科):Old
English wicca(masculine),wicce(feminine),wiccian(verb);current senses of
the verb are probably a shortening of BEWITCH.《培根词汇》witch(n.):Old English wicce'female magician,sorceress,’in later use
especially'a woman supposed to have dealings with the
devil or evil spirits and to be able by their cooperation to perform
supernatural acts,’fem.of Old English wicca'sorcerer,wizard,man who practice witchcraft’(cf.Low
German wikken,wicken'to use witchcraft,’wikker,wicker'soothsayer’).OED says of uncertain origin;Liberman says'None of the proposed etymologies of witch is free from phonetic or
semantic difficulties.’Klein suggests connection with
Old English wigle'divination,’and
wig,wih'idol.’Watkins says the
nouns represent a Proto-Germanic *wikkjaz'necromancer’(one who wakes the dead),from PIE *weg-yo-,from
*weg-(2)'to be strong,be lively’(see wake(v.)).玛哥斯僧Magi的声母音转为匣母wh-(hw-)、元音a音转为i即是汉语覡*whig,玛哥斯僧Magi的声母音转为晓母h即是英语hag。《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hag1(n.女巫,巫婆;丑恶的老女人(常作为对妇女的贬称)):Middle English:perhaps from Old English hægtesse,hegtes,related to
Dutch heks and German Hexe'witch’,of unknown ultimate
origin.《培根词汇》hag(n.):early 13c.,'ugly old woman,’probably a shortening of Old English hœgtesse'witch,fury’(on assumption that –tesse was a suffix),from
Proto-Germanic *hagatusjon-,of unknown origin.Similar shortening produced Dutch
heks,German Hexe'witch’from
cognate Middle Dutch haghetisse,Old High German hagzusa.First element is
probably cognate with Old English haga'enclosure,portion
of woodland marked off for cutting’(see hedge).Old
Norse had tunriða and Old High German zunritha,both
literally'hedge-rider,’used of witches and
ghosts.Second element may be connected with Norwegian tysja'fairy;crippled woman,’Gaulish dusius'demon,’Lithuanian dyasia'spirit,’ from PIE *dhewes-'to fly about,smoke,be scattered,vanish.’One
of the magic words for which there is no make form,suggesting its original meaning
was close to'diviner,soothsayer,’which were always female in northern European paganism,and hœgtesse seem at one time to
have meant'woman of prophetic and oracular powers’(Ælfric uses it to render the
Greek'pythoness,’the voice of the Delphic oracle),a figure greatly feared and
respected.Later,the word was used of village wise women. Haga
is also the haw- in hawthorn,which is an important tree in northern European
pagan religion.There may be several layers of folk etymology here.Confusion or
blending with heathenish is suggested by Middle English hœgtis'hag,witch,fury,etc.,’and haetnesse'goddess,’used of Minerva and Diana.汉语存在较为普遍的m(明母)>h(晓母)音转,如每声之海读为h、墨m>黑h等等,支谶译(v)bha为呵(晓歌),火PIE root *paewr-演变为亚美尼亚语之hur,可以推知英语中也存在m>h音转。英语horse(古英语hors、古诺斯语hross、古弗里斯兰语hros、中古荷兰语ors、荷兰语ros、古高德语hros、德语Roß)当是马*marc之音转而非出自*kurs-。俄罗斯Russia的词根Russ很可能出自古诺斯语的马hross(劳费尔称:“伯希和先从古亚美尼亚语的Hrom或Hrōm着手,此字里的h代表希腊字当头音r的粗气音。在某些伊朗方言里粗气音是用当头的元音来标志:如在帕拉菲语里是Arūm,在库尔德语里是Urum。”Russ-中的R-当是和Roma中的R-相同的音)。
祝zhù照屋“㈠男巫,祠庙中司祭礼之人。㈡以言告神祈福。㈢断。㈣织。㈤通'注’。㈥古国名。㈦姓。”、zhòu照宥“㈧诅咒。”,越南语chúc。呪zhòu照宥“同'咒’。㈠祷告。㈡梵语陀罗尼,义译为呪,又曰真言。㈢呪骂。”,越南语chú。郑张尚芳祝(章屋)tjug/tju?(之六)、(章尤)tjugs(职救)见诗,说文作詶,后作呪,呪(章尤)tjus(职救)祝分化字,见昜林,咒(章尤)tjus(职救)同呪,州(章尤)tju(职流),周(章尤)tjɯw(职流)。康僧铠译cu、康僧会译cyu、(v)ju为周(照尤),上古汉语的周为*cul/*clu,祝为*curs。祝*curs的声母c在后来音转为tʂ-,-r音转为-g或者脱落。《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corse(n.1.诅咒,咒语.祸因,祸根.2.咒骂.):Old English curs,of unknown origin.《培根词汇》corse(n.):lste Old
English'a prayer that evil or harm befall one,’of uncertain origin.perhaps from Old French curuz'anger,’or Latin cursus'course.’Connection with cross is unlikely.No
similar word exists in Germanic,Romance,or Celtic.
对考古出土人头像/人面像的解释
考古出土的人头像/人面像形形色色,但总体上可以分为抽象性的(神鬼)和写实性(如祖先头像)的两大类,功用不外是为了祭祀、宗教、纪念或装饰。人头像/人面像主要用来祈福、驱鬼辟邪、还原、系住敌人的灵魂等等,但有的时候仅仅是为了美观、好看而作装饰用。
苏美尔的早期神祇
欧贝德蜥蜴状面孔的妇女形象当是大母神。这是一位哺乳母亲的肖像(图86.戴尔·布朗主编《苏美尔
伊甸园的城市》第44页)。这件古怪的赤陶塑像在时间上比古代苏美尔文明要早.其蜥蜴状面孔是苏美尔人的祖先欧贝德人创作的小塑像的典型特征。在旧石器时期就已出现了人身动物头的女神形象(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图版1),欧贝德文化中蜥蜴状面孔的妇女形象是旧石器时代大母神的延续。伊拉克南部一个低矮的土墩阿瓦伊里丘,它埋藏了比埃利都更早的欧贝德文化时期类似78页左右上方的陶土头像的碎片(图87.戴尔·布朗主编《苏美尔 伊甸园的城市》第78页)。这个丹凤眼、鹰钩鼻,没有嘴的抽象人物当是神祇。
颈部或顶部饰有人像的彩陶罐
乔加马米出土的嘴巴似鸟喙的黏土头像(图88.戴尔·布朗主编《苏美尔 伊甸园的城市》第74页)亦源自旧石器时代的鸟头人身大母神。考古学家一直挖过欧贝德文化层直到萨迈拉文化层,在那里发现了带有条状舞蹈人物图案的陶器碎片——它糅合了两种文化的典型风格,并显示了它们二者之间的联系。考古学家把它以及与它相像的陶器命名为乔加马米“过渡型”。这些三角形脑袋(图89.戴尔·布朗主编《苏美尔 伊甸园的城市》第77页)的人物显然不是写实性人物而是抽象性人物。
考古学家在哈苏纳最底层发现了营火的灰烬,认定是当地最早的居民围在营火旁取暖所留下的。发掘人员挖出了箭头、石器和骨器工具、土制的弹弓子及简陋的陶器,却没有发现任何人工建造的房屋或墓地的遗迹,仅在一堆8000多年前的营火遗迹旁见到一具呈蹲伏姿势的骷髅。呈蹲伏姿势的骷髅表明当时的人群可能是行屈肢葬的。在萨迈拉出土了一只雕刻有流泪的人面像的罐子。“这是公元前5000多年由萨迈拉陶工制作的一只罐子的颈部。上面一位梳着弯曲发型的女子眼里含情脉脉。她的眼睛和鼻子都是镶上去的,两颊上各有三道美人标志,脖子上系着一串三角形珠子构成的项链。”(图90a.戴尔·布朗主编《苏美尔 伊甸园的城市》第72页.图90b.)所谓“两颊上各有三道美人标志” 实为两行眼泪。流泪的人面像表明这种罐子可能是专门在葬礼等哀悼仪式中用来装圣水的(既是生命之水又可象征哀悼的眼泪)。2008年6月11日晚中央二台《寻宝》节目推出的兰州民间国宝是一件马家窑文化陶罐,距今5000多年。该陶罐的独特之处是在瓶颈刻有一人像,这是迄今为止所发型的唯一一件。人像给人的感觉是象扑克牌中K、Q、J中的人物形象,脸近似方形。两眼下各有一粗粗的竖条,当是代表眼泪,大大的圆眼,中间没有凹槽表明眼是睁着的,大概是在寄托哀思。整个人面像的造型、用意都和萨迈拉的陶瓶相仿。都是彩陶,风格接近。马家窑文化也有侧身屈肢葬,马家窑文化或许杂有萨马拉成分。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图91.郑岩《中国表情》第19页)可能也是在哀悼仪式中用来装圣水的容器。“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于1973年在甘肃省秦安县邵店大地湾遗址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彩陶瓶属于仰韶文化时期。橙红色陶。瓶高31.8厘米,直口,短颈,椭圆形下垂腹,平底。瓶口上有一立体圆雕的女性人头像。头像前额梳着齐整的短发,头的左右和后部均为披发。头像面目清秀,雕空的眼睛显得深邃,鼻梁挺拔,鼻尖呈蒜头状,鼻翼有生气地鼓着,口部微张,两耳各有一小孔,可能原来佩戴耳坠。该头像五官比例恰当,正側体面分明,凹凸面舒服。鼻子、额部和脸部是塑成的,头发和嘴是雕刻而成的,都给人以适当、舒服的感觉。这是一位坚毅勇敢的女性形象。 瓶身腹部上下排列三层用黑彩描绘的、由弧线三角和斜线构成的连续纹样,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植物的叶茎,仿佛是少女所穿的衣服上的纹样,与人头像极为协调”(图92.杜金鹏、杨菊华《中国史前遗宝》第117页)。从这种容器中倾倒出的圣水既可象征生命又可代表泪水表示哀悼。陕西洛南出土的仰韶文化红陶人头壶(图93.刘锡成《中国原始艺术》扉页彩图1)当和古埃及装圣水的壶的功用相同。可注意的是红陶人头的头发呈波状,这表明红陶人头的头发是卷曲的。伊特鲁里亚人用来盛放骨灰的卡诺皮罐(Canopic jar)可能就是由这一类型的容器演变而来的。《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Canopic
jar(亦作Canopic vase.n.礼葬瓮(在古埃及葬礼中用来盛放制成木乃伊的死者内脏等器官)):late 19th cent.:Canopic from Latin Canopicus,from
Canopus,the name of a town in ancient Egypt.古埃及的卡诺皮罐的盖子以兽头居多(图94.《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第175页礼葬瓷罐“礼葬瓷罐是由雪花石膏刻制而成,罐壁上刻有使诸器官能回到重生躯体的咒文.一旦放入罐中,诸器官就受到何露斯之子的保护,其头像雕于罐盖之上:犲狗神杜缪台夫卫护着胃脏,狒狒神哈皮卫护着肺脏,猎鹰神开百赫瑟努夫卫护着肠,人之神依木塞提卫护着肝脏。”图95.《古埃及文化 知识读本》第110页“普萨美提克的礼葬瓮”“普萨美提克的礼葬瓮装盛的是普萨美提克经过防腐处理的内脏。礼葬瓮的盖子分别刻画成荷鲁斯四子的形象,用来保护所装的内脏。鹰头的克布舍努埃夫保护肠子,人头的伊姆塞提保护肝脏,狒狒头的哈皮保护肺脏,豺狼头的杜阿木特夫则保护胃脏。每个礼葬瓮上的铭文都包含保护咒语、保护神的名字及死者的名字。”图96.《木乃伊 法老时代的生与死》第63页四种内脏坛子。图97.《木乃伊 法老时代的生与死》第61页木乃伊和内脏坛),伊特鲁里亚人的卡诺皮罐的盖子全是人头。伊特鲁里亚人制作的骨灰坛部分或全部模仿人形(图98-100.《伊特鲁里亚人的世界》第101-103页陶人形卡诺皮罐),用来贮放死者的骨灰,作为其灵魂的安息之所。罐子上部制成人形,寓意在阴间保护其灵魂。罐上的人形雕塑称为“卡诺皮CANOPIC”,这类罐一般置于宝座之上,显示死者的社会地位。卡诺皮罐是丘西地区一种典型的人形骨灰罐,出土时常置于一赤陶缸中,带有一个“香槟酒瓶的软木塞”形状的盖子。 该罐包括两部分:人头形的盖子和器身,两个带状把手形象地表示双臂,双手置于腹上。器身上的两个圆锥形突起象征胸部,很明显是一女性形象。
古埃及内脏坛子盖在远古时期全是人头形状(图101.《木乃伊 法老时代的生与死》第63页)。木箱装着一位木箱装着一位名叫格的医生的四个内脏坛,这位医生大概死于公元前2050年。四个坛子盖都雕为人头形状。直到公元前1000年,荷拉斯的四个儿子才成为内脏坛的普遍保护神。对于这些精心装饰的内脏坛子,西方人称之为“卡诺皮克坛子”(Canopic Jars)。这是西方早期埃及学家们的命名,他们把这些坛子错误地同古代特洛伊战争中墨涅拉俄斯的向导卡诺泼斯(Kanopos)连在一起,因为他后来悲壮第死在尼罗河三角洲西北部的卡诺泼斯城(以他的名字命名,今埃及的阿布基布港),并安葬在那里,受到当地人的崇拜,崇拜的形式就是坛子。所以,当西方埃及学家们最初看到这种盛装内脏的坛子时,便误认为是卡诺泼斯的坛子。Canopic本身有“华盖的”、“天篷的”之意,在译成汉语时,结合坛盖的精美雕刻,称它为“华盖坛子”倒是最合适不过的了。Canopic本身的“华盖的”、“天篷的”之意当与这种坛子以人头为盖有关,该词最终出自甲caput'head’。
朱勇年收藏的“神人头盖罐”(图102.《中国西北彩陶》第177页 马厂类型 高30厘米)和伊特鲁里亚人的卡诺皮罐非常接近。他在书中第171页登载的“神人罐”(图103.马厂类型 高35.5厘米)、第214页的“神人头形器口瓶”(图104.高30.5厘米)似乎也是以人头为盖的。
双面神像
将小河墓地的木雕人面像戴在人的脑后就会产生一个双面人形象。如果木雕人面像代表祖先或死者,那么双面人就代表过去和现在的融合(连续)。周人短而上翘的下颔和凯尔特人的“双赫耳墨斯”尖且前伸的下颔相似。“西周玉透雕龙凤人物饰”(图105.《中国历代玉器精品100件赏析》第54页)这件玉透雕作品高6.8厘米、宽2.4厘米、厚0.5厘米,1984年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出土,收藏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右侧玉人较高但比例小,橄榄形眼,蒜头鼻高高凸起,小口,下颔尖且前伸,头顶盘发螺旋状,脑后有勾云纹凸起,左侧玉人眼为目雷形,顶有发冠,长发披肩并向上卷起来。在凯尔特人地区发现的双头作品(图106.Christiane Éluère《凯尔特人的欧洲》第114-115页)的宗旨、精神和西周作品相类似。这件石灰石雕像是20世纪下半叶在罗克佩尔图兹(罗讷河口)神庙中发现的,是南部高卢最重要的雕刻作品之一,以希腊“双赫耳墨斯”的方式刻画了两个头像。凯尔特头像的下颔尖且前伸,这个特征和西周玉透雕作品上的周人下颔非常相似。所谓的凯尔特人的“双赫耳墨斯”大致相当于守护古罗马的双面神杰纳斯Janus(图107a-107.新浪博客tric和百度图片)。杰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天门神,头部前后各有一张面孔,故亦称两面神或者双面神,司守门户和万物的始末。守护门户的两副面孔并不是注视过去和未来,而是注视门内和门外。江西新淦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双面人头形器应即中国的杰纳斯。该像高53厘米,五官镂空,头顶有长长的弯角,脸扁平而长,双目圆突,双睛中空,鼻子肥大,张口露齿,这一怪异的形象可能是一位神祇。其上下各有一个圆管,说明头像原来是安装在其他器物上的。这件人面像与1977年在陕西城固县商代器物坑中出土的数十件高16厘米左右的人面造型十分接近,后者与兵器等同出,有人估计是兵器或战甲上的装饰物(图108.郑岩《中国表情》第38页)。被撑起来竖立在住宅或门口的双面神当有守望住宅或门户的功用,陶利卡(Tauri)人就是把敌人的头颅用长杆高高撑起用来守望家宅的(“对于他们所征服的敌人,他们每个人都割掉他的敌人的头并把它带回自己的家,在那里他把它插到一个长杆子上,高高地树立在房屋上,一般比烟囱还要高。他们说,这些人头高高地放到那里是用来守望全宅的。陶利卡人是仰仗着打劫和战争为生的。”《历史》卷四103)。中国的门神可以驱邪避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搜神记》记载:“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入,垂韦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象虎眠,以驱不详。”此时的门神尚不是秦叔宝、尉迟恭之类,而是凶猛的老虎。而画在门上的老虎后来演化成豪门外的一对石狮子(狮子是非本国产的贵重泊来品)。秦叔宝和尉迟恭二人“转型”为门神是民间英雄崇拜使然。《隋唐演义》的故事情节是:唐太宗李世民成就帝业其间杀人无数,即位后身体极差,夜间梦寐不宁,多做恶梦,李世民惧之,受不住折磨,召众将商议,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果然无事。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之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此后邪祟全消。陶利卡人守望家宅的“甲”(即用长杆撑起的头颅)大概也有驱鬼辟邪之功用。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双面神(图109.郑岩《中国表情》第35页):高度5.6厘米,一面为男性、一面为女性;头上有一对歧角。玉人头上的歧角表明这是个阴阳合体两性双面神。
早期文化遗址中的鬼头(甶)
中国年代比较明确的最早的人面像当属2002年秋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的发现,距今大约8000—7500年。这些作品的材质不同,采用切割、磨制、钻孔和镶嵌技术,个体较小,造型简单。其中一件蚌壳雕成的人面(图110.郑岩《中国表情》第16页),长度只有4.9厘米,只是粗具其形(此件作品当也是中国最早的蚌雕人头作品);另一件用黑色石头雕刻的人头像高3.5厘米(图111.郑岩《中国表情》第16页),其牙齿用洁白的蚌壳镶嵌而成,色彩对比强烈。利用人的前额骨加工的一件高11.1厘米的人面像,使这位不幸故去的人睁开了另一双眼睛,镂孔的双眼细长上挑,形如狐目,奇诡莫测。这几件人面像出土于同一座房基中,或许是一次奇特的巫术活动中的用具(图112.郑岩《中国表情》第16页)。蚌雕作品以两个圆孔来表示鼻子和嘴巴是超现实主义的,真人并不具有这样的鼻子和嘴巴。黑色石雕作品没有鼻梁,在大大的双眼之上另有一对稍小的圆孔;额骨作品没有嘴巴、鼻梁。这三件作品皆非写实性作品,从发现的位置来看,它们反映的当是“鬼”。在房基中发现意味着这儿是这些人面像(“鬼”)的居所。这些所谓的人面像相当于甲骨文的甶(鬼头)以及现代人的鬼头(万圣节的吓人面具)。虽然甲骨文的甶是指装在匣子里的头颅,但这些头颅加以装饰后也会变得怪怪的。
河南密县莪沟村出土的裴李岗文化灰陶人头像,是一件年代较早的雕塑作品,高3.6厘米,距今7000多年,其制作风格十分粗朴简单(图113a.郑岩《中国表情》第17页)。刘锡城称河南莪沟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头(图113b.《中国原始艺术》第170页)距今约8000-7500年,属于创立期(或发生期)的雕塑作品。灰陶人头像具有非常突出的大鼻子。灰陶人头像不对称的面庞、一只眼睛的眼球作长条凸起(和三星堆文化对眼睛的处理相类似),表明此件作品也是鬼头(甶)。
“陕西扶风姜西出土的一件仰韶文化的陶盆口沿下贴塑一张人面,除了挺直的鼻梁为立体的形式,眼睛和嘴均为刻划而成,其“八”字形的双目和不协调上翘的嘴角,塑造出一副近乎苦笑的表情,让人难以捉摸。”(图114.郑岩《中国表情》第18页)。现代看不到八字形眼睛。眼角斜着往额头上挑——“八”字形双目是反自然的,没有眼珠,左眼上方的短圆柱凸起,这三个非正常人所具有的特征表明这个人头是鬼头——甶。但齐家文化中和凯尔特文化中都有八字眼造型的塑像,八字眼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甘肃天水柴家坪出土的一件仰韶文化陶塑人面则是匠心独运的作品。这张风格细腻的人面双颊丰满,下颔略尖,小眼微张(没有眼珠),似张口吟唱。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其眉弓和人中也塑造得非常分明。”(图115.郑岩《中国表情》第18页)颧骨突出,眯缝眼,没有眼珠,黄肤色(从照片上看),典型的蒙古人种。“宝鸡北首岭出土的一件仰韶文化黑彩红陶塑人头的头顶平齐,周边刻划短线,应是对当时一种流行发式的再现。人物五官富有立体感,小眼,浓眉,黝黑的胡须,加上其深红的肤色,十分传神。走在今天的渭河边上,说不定你随时会遇到一位有着这副质朴模样的农民。”(图116.郑岩《中国表情》第18页)陶塑人头深红的肤色很可能是当时当地人种肤色的真实再现,照片中镂空的双眼非常抢眼。头顶周边刻划短线表示的是束发带或装饰带。“北首岭塑像的眼睛和嘴巴镂空穿透,甚至戳出鼻孔。其双耳也有穿孔,或许是佩戴耳环之类的装饰品所留下的痕迹,但令人不解的是,这类附加的装饰并没有被一同塑出。在耳朵上穿孔的做法,更有可能是对耳朵眼概念化的表现。在这张脸上,眼、鼻、口、耳组成的'七窍’一应俱全。这些以穿、戳等手段刻画的器官,予人以'通’的感觉,这些通透的'窍’,正是外部世界各种物质和信息进入人体的通道。诚如是,则这样一件塑像就具有了生命的象征意义,这种意义正是原始巫术中所必须的成分,客观上也向我们展现了先民对于人体功能朴素的认识。”(郑岩《中国表情》第19页)郑岩所收集的这几个仰韶文化人面像/人头像的共同特点是眼睛内均无眼珠、耳朵上均有穿孔。没有眼珠可能是仰韶文化冥界人物的标志特征。
仰韶文化彩陶盆中的人面鱼纹
“陶盆上的人面鱼纹 1.半坡遗址彩陶盆上的人面鱼纹 2.临潼姜寨彩陶盆上的人面纹”(图117.刘溪诚《中国原始艺术》第151页)、“人面鱼纹和人鱼合体纹”(图118.刘溪诚《中国原始艺术》第160页)。关于这些人面鱼纹的含义,刘锡诚归纳出十种观点:“第一种意见认为:半坡人的人面鱼纹包含着生动的生产斗争的意义;绘鱼和鹿可能是希望猎捕更多的鱼和鹿;表现了爱美观念和强烈的审美意识的出现;是图腾信仰的标志。第二种意见认为:半坡的人面鱼纹不是人脸的图案,而是'水虫’形象的图案化,这种水虫很像是龙虱或渔娘一类的东西。第三种意见认为:人面额部与颔部所绘的纹样,是文身习俗的表现。第四种意见认为:人面鱼纹反映了一种早已失传的神话。第五种意见认为:人面鱼纹反映的是一种渔猎巫术仪式,体现了人们获得更多的鱼的愿望。第六种意见认为:半坡人可能奉鱼为图腾祖先,人面鱼纹是他们的图腾艺术。第七种意见认为:人面即'飞头’——精灵,把人面与鱼、网绘在一起,意在人面促鱼入网。第八种意见认为:人面鱼纹具生殖繁盛的祝福意义。第九种意见认为:人面鱼纹与天外来客有关。第十种意见认为:人面鱼纹纹饰是'福’字的图画文字。”(《中国原始艺术》第159-160页)他又称:“某些部族对某种动物甚至怀有特殊的情感,把它当做自己部族的图腾祖先,加以崇拜,不加杀食。因此,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广泛地绘制或刻制一些动物的纹样,就是极易理解的了。常见的动物纹,有鱼纹、鹿纹、鸟纹、蛙纹、羊纹、猪纹和壁虎纹等形象”(刘溪诚《中国原始艺术》第129-130页)他是把鱼纹当作原始人类的图腾祖先来看待的,西藏地区的藏族绝大多数不吃鱼似乎也验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西安半坡》作者们认为:'在原始氏族社会生活里面,图腾崇拜是精神生活和原始信仰寄托的象征。因此在人们的艺术活动里,往往与图腾崇拜相关联。图腾徽号往往被刻在某些器物上。我们推想,半坡彩陶上的鱼纹,可能就是半坡图腾崇拜的徽号。饶有兴味的是,我们发现了一个人面鱼纹(图版壹伍贰,2),似有'寓人于鱼’或者'鱼生人’,或者是'人头鱼’的含义,可以作为图腾崇拜对象来解释。在一些盛行图腾崇拜的原始部落里,例如新几内亚的马德林-阿尼姆人部落有这样的传说,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长着人头的鸟。半坡氏族是否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鱼,或者是一个长着人头的鱼,我们无从得知,但由其图像推测,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至少可以说他们或者把鱼当做图腾来崇拜了。’这种推测是合理的。原始氏族部落把某种动物认作图腾祖先,认为与这种动物有着血缘的关系,从而崇拜它,祭祀它,当作是他们的保护神,不杀害它,并把它的形象当做族徽标记刻画在一些器物上,这已经是为各国的文化人类学证实了的一种相当普遍的文化现象。半坡出土了多件大同小异的人面鱼纹图像和一件'人头鱼’图像,可能意味着这些人面鱼纹图案就是他们的图腾族徽。他们所以把人面与鱼儿连画在一起,呈现出人面耳两鱼、嘴含鱼的合体形象,无疑是原始的人与动物可以互变的混沌思维的产物。'人鱼’的古老观念,也许在半坡时代就已经存在了。中国古代神话里的伏羲女娲像所呈现的人头蛇身形象,与半坡的人面鱼像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的。人面鱼图恰恰可以理解为鱼是人类的图腾祖先。”(刘溪诚《中国原始艺术》第160-161页)郑岩称“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几件仰韶文化人面纹彩陶盆是迄今所知最早出现人面母题的绘画作品。在先民的心目中,这样一张脸面必然具有超凡的力量。如此奇特的图案,包含形形色色难解的谜团:为什么在一件普通的陶盆中画上如此奇特的一张脸?为什么鱼儿跑到了人脸旁?为什么人的额头上有阴阳不同的图案?为什么人要戴一顶带毛刺的尖帽?为什么没有画出人的身躯?为什么在临潼姜寨、在宝鸡北首岭也出现了同样的图案?……人们的猜测也千奇百怪:是仰韶人的图腾,是保佑捕鱼丰收的神灵,是作法的巫师,是生殖崇拜的符号……”(图119.《中国表情》第17页)鱼和蛙产卵甚多,可繁育甚多的后代;选择这两种动物作纹饰当然也寄托了原始民希望繁衍出众多后代的美好愿望。“人面鱼纹”当是仰韶文化的生殖神。刘锡诚还对“彩陶的人面鱼纹”(图120.刘溪诚《中国原始艺术》第133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半坡遗址出土了7例鱼纹与人面组合在一起的图案,考古学上把这种构思称为'人面鱼纹’这些人面鱼纹装饰图案显示着神秘的图腾崇拜的气息。这种组合图案多数绘象虽近于图案化,但人面的基本形象是一望可知的。人面作圆形或椭圆形,眼睛与耳梢以上涂黑彩,眉或作空白的弯曲状或涂黑,鼻作倒'丁’字形或垂直三角形。眼用两直线表示。耳部向外平伸,向上翘起弯曲成钩状,或两边各画一条小鱼。嘴部以下全黑,嘴唇成'Z’形,两嘴角边有两道交叉斜线,或各衔一条小鱼,而在斜线或鱼身周围加绘短斜线或圆点。头顶绘以三角形的发髻。顶部还绘有相交的两线,作尖锥状,两边也画上短斜线或圆点……它们告诉人们,使用这些彩陶的部落可能是以鱼为图腾的,像神话中的人首的伏羲、女娲交缠在一起一样,他们把鱼身与人的面孔组合在一起,从而把鱼神圣化,成为部落的图腾标志。”(刘溪诚《中国原始艺术》第133-134页.)“鼻作倒'丁’字形或垂直三角形”应改为“鼻作倒T字形或狭长等边三角形”。“耳部向外平伸,向上翘起弯曲成钩状,或两边各画一条小鱼”应改为“无耳,在耳部位置各画一条小鱼,或绘有似牛角的向上翘起弯曲成钩状之线条”似牛角的弯角暗示着这个造型是哈索尔。“嘴部以下全黑,嘴唇成'Z’形”应改成“嘴部以下全黑,下面有两条相对的鱼,这两条鱼相交形成双头斧形或口形嘴唇”头顶的所谓“三角形发髻”类似于殷代玉饰所显示的长锥形冠(图12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55页“殷代人形种种 8”),实为古代王冠。
狭长等边三角形高冠既可比对成塞种人的长锥形王帽亦可比对成古埃及早期王朝时期无名国王所戴的王冠。无名国王所戴的王冠首先出现在欧贝德文化陶像(《中东艺术史
古代》第25页 欧贝德文化男女陶像 伊拉克博物馆)上,后来的古埃及第二王朝卡·塞赫穆伊王(图122.《中东艺术史 古代》第50页)以及赫梯国王都戴这种王冠。在阿比多斯神庙遗址发现的早王朝无名国王头戴的上埃及王冠(图123.杨俊明 李岚《古埃及文化》第182页)。这是迄今发现的早王朝最古老的象牙雕刻,国王有一对向前的招风耳,突出的下颔具有南部埃及人的特点,猫腰驼背或是其真实写照或暗示着他是个战败者。头戴上埃及王冠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图124.聶仁海 郭晖《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第82页)所戴王冠和早王国时期无名国王所戴王冠式样相同。赫梯的国王和神祇也是头戴这种高圆锥帽的。“阿布·辛拜勒神庙墙壁上的浮雕描绘的赫梯哈图施利三世及其女儿走向拉美西斯二世宝座情景”(图125.戴尔·布朗主编《安纳托利亚 文化繁盛之地》第79页)哈图施利三世所戴高冠与纳尔迈所戴高冠略有不同(前者高帽的后边较直、前边向尖刀的刃部向后弯曲、后边有护皮但护皮并未遮住耳朵,后者高帽顶部似器物的把手)而更接近于埃及早王朝无名国王和阿蒙霍特普三世所戴的圆锥尖帽,但赫梯圆锥王冠有后披、后披及颈。摩洛赫(Moloch/Molech)为腓尼基男性大神的尊号同时也是西支闪米特航海保护神和推罗成的至高主神,“迦太基的摩洛赫神像 意大利巴勒莫博物馆”(图126.沈爱凤《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第211页)所戴之冠更似短圆锥帽、只是更高些。阿勒颇博物馆所收藏的伯阿勒青铜立像(图127.《中东艺术史 古代》第184页 公元前1400)所戴王冠则更接近上埃及的白色王冠。
“彩陶的人面鱼纹”中所谓“人面鱼纹”的歧角向上内弯当是牛角,“人面鱼纹”当是哈索尔。牛角加三角形的造型则是苏美尔神祇的标志。“彩陶的人面鱼纹”中2、4所戴帽子与乌尔纳姆纪念碑(图128.《中东艺术史
古代》第149页 约公元前2050 费城大学博物馆)、古迪亚圆柱形印章(图129.《中东艺术史 古代》第150页 约公元前2100 罗浮宫)、尼姆鲁德王宫门口的翼牛(图130.《中东艺术史 古代》第194页 公元前900 不列颠博物馆)中的神祇所戴的牛角冠相像,尤其和阿卡德国王纳拉姆·辛所戴的角头盔(图131a.《传说 文明的起源》第130页 阿卡德国王纳拉姆·辛的“胜利之碑”局部,刻画了这位国王正在登上一座神山的情景。他本人被描绘成戴着有角头盔的神。纳拉姆·辛是在世时便宣布自己是神的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统治者之一。图131b.阿卡德纳拉姆·辛王庆功碑 公元前2500-2000 罗浮宫)、阿卡德神祇所戴的带角锥形冠(图132.《传说 文明的起源》第71页,坐在山顶的大神遭到一男一女两个神祇的谋杀.图133.《传说 文明的起源》第204页这个阿卡德王国时期的印章表现了太阳神沙马什正要割开另一个神的喉咙)相像。
赫梯神祇的长锥形帽下部亦有带角的形式。赫梯牡鹿银质杯上的献祭图(图134.戴尔·布朗主编《安纳托利亚
文化繁盛之地》第44页),女神所戴圆锥帽下面有表示神祇身份的牛角、一凹一凸的竖条遍布圆锥帽。博阿兹柯伊东北的岩石露头画窟距赫梯首都哈图萨斯约1英里,建于哈图施利三世及其子图德哈里亚统治时期的公元前13世纪中叶。尽管哈图萨斯人都能认出这些神祇,铭刻的象形文字却是胡利安语。哈图施利王后,来到哈图萨斯的胡利安神祇也加入赫梯神明的行列。B室的12位相似的男神(图135a.戴尔·布朗主编《安纳托利亚
文化繁盛之地》第76页.图135b.《中东艺术史
古代》第160页 雅兹来凯亚岩刻 公元前1350-1250)所戴锥形帽帽檐前面有角。
哈索尔玉人头
这件为台湾养德堂珍藏的青玉人头高4.8厘米,宽9.7厘米,局部有斑锈。玉人头戴宽大冠帽,冠帽的两角卷起上翘,冠帽有下垂饰物。面宽而短,额头突出,眉毛长而卷曲,眼大而圆,蒜头鼻子,嘴巴阔大,牙齿外露。嘴边各有两枚獠牙外翻,两枚向下,两枚向上,中间有八枚排列整齐的牙齿,上下各四枚。耳廓明显,耳外斜上角各有一个月亮形的孔,其下又有一个不规则的圆孔,耳垂下有一圆孔,似表示佩戴的耳环。下巴圆润。短而粗的颈部下是狭长的肩部(图136.杜金鹏、杨菊华《中国史前遗宝》第263-264页)。玉人头的年代和出处不明。
该玉人头虽然融合了中国南方神祇的特征(獠牙),但总体看依然和古埃及早期王朝时期的纳尔迈石板上的哈索尔相像,最初的源头当是古埃及早期王朝时期的哈索尔。
大地( 生殖)女神该亚
青海省乐都县柳湾遗址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这个墓地中墓穴的大小和随葬品数量相差十分悬殊,一些“凸”形大墓多有木棺之类的葬具,随葬品很多,如564号墓就有95件随葬品,其中大量的彩陶壶,造型基本相同,花纹复杂多样,甚为精美,远远超出了个人的实际需要,显然是拥有财富的标志。有的墓出土了绿松石和海贝,当是辗转交换所得。而有些小墓没有葬具,仅以残碎陶器作为象征性的随葬品。
柳湾遗址出土的“男女同体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高约33厘米,小口短颈,斜肩鼓腹,平底,有对称的半环形双耳,与马厂类型的同类器物很相似。“该陶瓶最有特色之处是身上的纹饰。装饰分为四组:陶瓶的前后分别画有或浅浮雕着双性人体、变体蛙文或人体四肢纹;陶壶的左右即双耳上部绘以方格网纹,网纹外套以圆圈。在红褐色与乳白色之间,绘以水波纹或垂幛纹。此陶壶装饰最引人注目之处和最突出之特点就是正面的浅浮雕人体像:浮雕位于自颈至腹部正面,裸体,眼睛小得仅为一条缝,鼻子长而直,下鼻翼较宽,大耳朵,方形嘴。乳突明显,圆肚脐,手臂弯短,置于下腹,两臂之间有性别器官,既似男性,也似女性。下有两条细短腿。人体各器官基本都是阴刻而成,有的部位用手指勾画出来,有的部位系用木棍之类的硬物划出来。”(图137.杜金鹏、杨菊华《中国史前遗宝》第184页)。
但从青海乐都柳湾出土马家窑文化彩陶壶浮雕裸体人形(图138.郑岩《中国表情》第20页)彩照看,杜金鹏、杨菊华所称“眼睛小得仅为一条缝”“性别器官,既似男性,也似女性”并不成立。浮雕裸体人形眼窝深陷、大眼,鼻梁高挺,大耳,嘴巴大张,具有典型的印欧人种特征;国字脸,脸部给人的印象是似扑克牌中的人物。胸部的一对突起表示双乳,腹部中间的突起表肚脐,女阴被准确刻画出来。人物双手抚摸下腹部,腹部微微隆起表明她可能是孕妇。人体下肢左右两侧分别是变体蛙的肢体,肢体朝上,仿佛捧举着人体。作者通过这样的处理营造了一个他有意要达到的艺术效果:人体的地位被进一步突出,她作为一尊受人崇拜的神祇,居于显要的中心位置,受到尊崇和拥戴。突出的双乳、女阴、变体蛙肢体等等表明这一浮雕裸体人形反映的当是马家窑文化的生殖女神。第二年要播种的种子或许就是存贮其中的。
这一裸体彩陶罐中最可值得注意的是肚脐的形状,这种以圆锥状凸起表示肚脐的非自然表示十分罕见,可以说是独此一家。如果希腊文化中的翁法罗斯石确实源自肚脐的话,它所指的肚脐的原型当即此浮雕中的肚脐。就时间的先后而言,德尔斐人崇拜对象的顺序如下:㈠该亚;㈡忒弥斯;㈢福柏;㈣福玻斯。该亚(Gaia)是我们所熟悉的,她代表大地,是大地威力的化身。该亚是大地女神,而福玻斯当然就是福玻斯-阿波罗。根据当地古老的传统,德尔斐的神示所由大地女神和黑夜之神分享。在德尔斐,我们依然可以找到这种崇拜的痕迹,因为我们发现两只预言天气的鸟分别栖在该亚的瓮法罗斯石的两侧,而宙斯被迫承认这两只鸟是他的鹰(简·艾伦·赫丽生《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第391页)。社丛(神林)中还堆有“冢土”。《诗·大雅·绵》把象征土地神的土堆称之为“冢土”。为什么要筑“冢土”呢?应劭在《风俗通义·祀典》中说:“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报功也。”金文之“土”大部分似大地上树立的长圆锥体,旋转180°倒过来后为T状,这长圆锥体就是“冢土”。社丛(神林)所堆“冢土”象征什么呢?如果说“土”代表大地女神的阴部、树林代表女阴四周的阴毛,那么所谓的“冢土”所代表的当是大地女神的阴蒂。“冢土”当即“大地的翁法罗斯石”(《派安赞歌》残篇,第六章,第15行)、“大地女神的翁法罗斯石”(赫西基俄斯的词典)或所谓的“皮同的坟墓”。
翁法罗斯石又称作“该亚的翁法罗斯石”。在阿耳戈斯,人们发现了一段铭文,内容是关于阿波罗·皮提俄斯的προμάντιες和προϕηται(预言者)“根据神谕树立了该亚的翁法罗斯石、柱廊和祭坛……他们还在神龛里安置了一个'宝库’”(沃尔格拉夫,《希腊研究通讯》,1903年,p.274)。翁法罗斯石(Omphalos)和另一个与它有关的词umbilicus一样,后来它被赋予了'脐、中心’的意思。但最初它只是指任何一种被装饰过的球体或者任何突出的物体,如盾牌的饰钉、耸立在海洋'盾脐’之上的岛屿。保萨尼阿斯是这样描述这块神石的:“被德尔斐人称为翁法罗斯石的是用白色石头做成的。据他们说,这块石头所在的地方就是整个大地的中心。品达在他的一首颂歌里也同意这种说法。”瓦罗说:“希腊人所称的翁法罗斯石是一块安放在德尔斐神庙旁边的石头,形状如宝库;他们说那是皮同的坟墓。(瓦罗,De ling.Lat.第七章,17)”。在解释Τοξίου
βουνός(“弓箭手的墓墩”)这一词组时,赫西基俄斯说道:“那是西库瓮的阿波罗的坟墓。但根据一个更可靠的传说,在德尔斐,那个地方被称为'沟壑’,因为巨蛇就是在那里被斩杀的。因此,大地女神的翁法罗斯石就是皮同的坟墓。”(赫西基俄斯的词典)“沟壑”当象征着女阴,实代表着远古时代的大地女神。德尔斐的翁法罗斯石与该亚有关,而不是与阿波罗有关;凡是崇拜大地母亲的地方,都有可能找到翁法罗斯石。厄流西斯的硬币图案上有这种神石,弗利俄斯也有这种神石。帕加马的阿斯克勒庇俄斯硬币的背面图案是网格状的翁法罗斯石,一条巨蟒昂着头盘绕在上面(图139.第381页图107绕蛇的翁法罗斯石)。
大地的翁法罗斯石是置放在神林中的。瓦罗称翁法罗斯石安放在德尔斐神庙旁边。保萨尼阿斯是在开俄斯人的神坛和吕底亚国王阿吕亚忒斯那尊著名的巨爵旁边见到翁法罗斯石的,他在列举神庙内室的物品时并没有提到神石。简·艾伦·赫丽生关于翁法罗斯石放在德尔斐神庙内室的说法不能成立。在赫丽生的图108中翁法罗斯石宽度超过但高度不及旁边的诸神,在神石和神庙之间有一株树,神石放置在神庙外(图140.第395页)。埃斯库罗斯《复仇女神》第39行关于德尔斐女祭司在神庙内室发现俄瑞斯忒斯紧紧抱着神石的戏剧情节误导了赫丽生。图109的瓶画表现的是涅俄普托勒摩斯被杀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到一块蛋状的翁法罗斯石被摆放在一棵棕榈树下(图141.第396页)。这块被安放在户外的翁法罗斯石已经被法国考古工作者发现,地点正好是在保萨尼阿斯见到这块神石的地方。图110所展示的就是这块神石(图142.第397页),它与龟头非常相像。这尊翁法罗斯石和陈恒《失落的文明:古希腊》中德尔斐的翁法罗斯石(图143.第82页)是有差异的。翁法罗斯石的网状物是由凸起的圆球点(阴蒂、小翁法罗斯石)加阴唇(似齿貝)串连起来的。图137下方正中为该亚的翁法罗斯石,狄俄尼索斯正在迎接手持月桂树枝的年轻的库罗斯(阿波罗),狄俄尼索斯正抓住他的手,在他们中间、翁法罗斯石上方是一棵棕榈树(图144.第441页)。在一首名为“献给德尔斐人”的派安赞歌里,品达说他兴高采烈地来到皮托:“来到阿波罗的小树林,这是人们编织花环、举行盛宴的地方。树木遮住了大地的翁法罗斯石,德尔斐的少女们围着神石步伐快速地跺着地面,一边歌颂勒托的儿子。”(《派安赞歌》残篇,第六章,第15行)非常明确地记载翁法罗斯石是在“阿波罗的小树林”中。可以推测赫西基俄斯提到的“沟壑”就在这神林里。到了埃斯库罗斯的时代,人们只是认为翁法罗斯石是一种神石,而且虔诚地把它看作是大地的中心。它神圣无比,人们对其顶礼膜拜,祈求满足自己的心愿。
以圆盘凸起表示肚脐的有:腓尼基(图145.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图版14女神 赤陶,腓尼基,约公元前2500年)、特洛伊(图146.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图版12A.女神 铅制,特洛伊,“燃烧的城市”第三层(或出自美索不达米亚)、图147.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图版27A.容器图像 赤陶,特洛伊,第四层)、克里特(图148.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图版13女神 赤陶,克里特)。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图版12B.阿斯塔耳忒 金制模压饰牌,叙利亚,约公元前13世纪 女神的肚脐也作圆锥状凸起(图149.)。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图版15.母神 泥雕,印度,公元前1000-300年(图150.)。母神的肚脐为下凹之圆,但在右手边的母神位于双乳和肚脐之间有一圆锥状凸起物。
朱勇年收藏的“地母神像罐”(图151.《中国西北彩陶》第178页 马厂类型 高19厘米)、“地母女神像陶罐”(图152.《中国西北彩陶》第228页 马厂类型 高35厘米)中的肚脐亦是作乳突状。他所临摹的“人像双耳罐”(图153.《中国西北彩陶》第179页 青海柳湾彩陶研究中心藏 高33.8厘米)的肚脐也似乳突状。
殷墟的伏羲女娲
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所藏人面统铜盉(图154.)。“盉盖上的人面造型写实,但额上却有一对角,其后部沿器腹垂下一蛇身,尾部盘桓于腹底,两侧还有一对手臂,设计极具巧思。这一神化的半人半蛇怪物,令人联想到后世人首蛇身的人类始祖伏羲与女娲。但这一神怪被制作为一件实用的器物,显然也不是供人膜拜的偶像。”(郑岩《中国表情》第32页)盉嘴根部两側各有一蛟龙,蛟龙对着盉嘴张开大嘴似乎要吞噬盉嘴中流出的液体(酒)。头上的一对歧角(可能是长颈鹿角)表明它是一个神祇。蛇身则将它和后世的伏羲女娲(图155.)相联系,这个造型当是后世伏羲女娲的原型。
虎吞人头
妇好墓出土铜钺(图156.郑岩《中国表情》第36页):在钺身两面装饰两只侧面相对的虎,两虎张开的大口之间有一人头,似是两虎吞噬人头。在早年出土的著名的后母戊(旧释“司母戊”)大鼎的耳部,也装饰有同样的纹饰(图157.郑岩《中国表情》第37页)。由于人头代表灵魂,虎口张开准备吞噬人头寓意虎将吞噬敌人、异己者的灵魂。凯尔特人柱子上的人头(图158.Christiane Éluère《凯尔特人的欧洲》第14页刻有浅浮雕的砂岩石碑。莱茵兰的普法尔茨费尔德。公元前4世纪。莱茵国家博物馆,波恩)表达的可能是系住敌人灵魂之意。柱子上的人头为圆眼,鼻根隆起、鼻子从前额平直拉下来。在对凯尔特人进行研究的考古学早期发现中,这根用于祭祀的砂岩柱是1608年在普法尔茨费尔德(Pfalzfeld)的雷玛尼(Rhémanie)出土的。它最初被置于坟头上方,大概有2.5米高。但由于它在1934年之前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到今天只剩下1.48米。这根石柱建造于公元前450年至前350年之间,也许是当时坟头上的饰物。
鹰攫人首玉佩
“上海博物馆藏龙山文化玉鹰形佩表现了神鹰与人的密切关系。”(图159a.郑岩《中国表情》第23页)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但该件作品是征集品,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可佐证其年代。“鹰和人首的形象构思、琢磨风格、人首和鹰之间的布局都与被定为山东龙山文化的玉圭上的类似图案相一致,故被认为是山东龙山文化的遗物。”“鹰的双翅收起,两爪突出,锋利的一爪紧紧抓住一人首,一爪踏于一物之上。人首头上戴冠,大眼高鼻,重圈为眼,耳朵较大,佩带耳环,长发后飘。”(图159b.杜金鹏、杨菊华《中国史前遗宝》第276-278页)
北京故宫博物馆所藏“鹰攫双人首玉佩”也非经正式发掘出土的文物,据说出土于华东地区。也有人说该玉佩原为清宫旧藏,未知何时何地出土,民国间可能由清代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带出清宫并落入天津某德国人之手,后由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世襄先生收回故宫博物馆。鹰爪下各攫一个人头。两个人头相背,面向外,作侧面形象,特征完全一样。他们头戴高帽,冠帽似分两层,两层之间以阴线纹道隔开,帽子上有纵向平行、细腻规整的短直线;脸部较长,重圈眼,嘴巴以'3’形表示;耳后有阴线刻出的长发,长发下垂,至发梢处向上微弯;耳朵呈月牙形,戴有环形耳饰,下颔下有较长的胡须。(图160.杜金鹏、杨菊华《中国史前遗宝》第272-273页)长发和上海博物馆所藏品一样向下后翘。
天津市博物馆亦收藏有一件鹰攫人头玉佩.作品高6.8厘米,宽4.7厘米。黄灰色玉,局部有白色沁斑。上部为侧首展翅的雄鹰。雄鹰羽冠上卷,利目圆睁,爪攫人首,气势凶猛,人的上肢与鹰相接,下肢连一兽面,底部与背下对穿一孔(图161.杜金鹏、杨菊华《中国史前遗宝》第274页)。
人头代表灵魂,神鹰利爪抓住人头这一题材和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纳尔迈石板中荷鲁斯鹰爪抓住从人头的鼻子上穿过的绳索是一样的。这一图景表达的是自己的神祇(荷鲁斯是太阳神)攫取并系住敌人的灵魂。
祖先塑像
1964年,在甘肃省礼县高寺头村出土的陶人头像高12.5厘米,宽8.5厘米,系泥质橙黄陶,夹少量细砂。额前至脑后塑有半圈突起的带状泥条,是额上的装饰带。眉毛微隆起,眼内凹,鼻子呈三角形,嘴镂孔而成横条状,下颔短小,向前略凸。两耳垂处各有一个小孔,可佩挂饰物。颈部粗而长。 此件圆雕头像,面部丰满,并略加磨光,显得结实敦厚。五官端正,细眉细眼小嘴巴,鼻子略翘,给人一种滑稽感,神情敦厚质朴,亲切动人。 头像仅在头顶部有一个黄豆大小的小孔,因此作为生活实用器的可能性不大,而是拟人的雕塑品,可能有特殊用途,与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有关。(图162.杜金鹏、杨菊华《中国史前遗宝》第121-122页)
在殷墟艺术品中,一些零星发现的人物形象很难解释为祭祀所用的偶像。1935年,安阳侯家庄西北冈1400号大墓中出土一件青铜人面像,与大部分商代青铜器纹样图案化的特征不同,这是一件罕见的写实风格的作品。人面为高浮雕,纵25.3厘米,宽23.4厘米,与真人面部大小相当,其额部短窄,眉宽而长,双目较小,外眼角吊起,颧颊饱满,鼻子宽扁,人中明显,嘴巴紧闭,双耳较大,下颔圆收。这一形象具有蒙古人种的特点,可作为研究殷墟人种问题的补充材料。人面的顶部有一环,说明这是一挂具。其瞳孔、鼻孔、耳孔均内凹,背面接有一细管,这些细管显然并不是为了让人从背后观瞻,而是从正面强调器官深入到体内的特征。该器物出土于墓道,与之同出的器物有铜壶、盂、勺、盘和陶擦等,其中铜盂有“寝小室盂”的铭文,推测是一套盥洗用具。这张表情沉静自然的人面,杂厕于一套日常用品中,含义实难推测。”(图163.郑岩《中国表情》第32页)这个青铜人面像和甘肃天水柴家坪出土的仰韶文化陶塑人面像神似,但青铜人面像眼眶内各有一个小圆洞显然是用来镶嵌眼珠的。顶上较大的挂口方便随时取、挂。她或许就是殷商的神主(祖先)像。神主(祖先)像后来简化为祖先牌位。
1973年甘肃永昌鸳鸯池第51号墓出土的石雕人面像属于马家窑文化的马厂类型,年代距今约4300—4000年。人面像出土时位于墓主的左上臂骨处。作品系用白云石琢成。石料较为粗糙,本身有很多斑点。雕刻风格也较为粗犷古朴,制作不够精细。石材正面薇薇内凹,北面外凸,内凹的一面用来表现人的五官,外凸的一面用来表现脑后部。整体造型呈椭圆形,高3.8厘米,宽2.5厘米。顶部有一穿,可为系縄悬挂之用。眼大而圆,有眼有珠;鼻宽且长,鼻孔较大;樱桃小口,下巴略尖。奇怪的是,人的眼睛、鼻子、嘴巴并非雕刻出来的,而是用白色骨珠粘接镶嵌而成;粘接骨珠的物质是一种黑色的胶状物。 虽然这件人面坠在选材和镶嵌工艺上较为粗糙,但要将骨料磨成一个个的小骨珠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工作,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动。结合墓葬中出土的其它物品,推测该墓主是氏族酋长或头人一类的角色。它用小型片状原料雕刻而成,体积小,重量轻,顶端有小孔,可穿绳佩挂、携带。可能是佩挂于颈部,悬挂在胸前的。原始先民喜欢佩挂这一类的饰物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宋兆麟等先生认为“它们可能与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是偶像崇拜的产物,或许就是神像(图164a.杜金鹏、杨菊华《中国史前遗宝》第192-194页.图164b.百度百科)。这一具有白色人种特征的石雕人面像多半属于马厂类型的祖先神像。安阳侯家庄西北冈1400号大墓中的青铜人面像上面的挂口当源自这类在顶部开孔的人面坠。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石雕人面像当是祖先神主像,这反映出马厂类型的主人是印欧人种。
大溪文化是分布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四川巫山大溪遗址而得名。据科学测定,其年代约在公元前4400-3300年左右。
石雕人(猴)面像于1959年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一座儿童墓葬中出土,现藏于四川博物馆。它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石雕人(猴)面,距今约6000—5000年,属于大溪文化的晚期阶段。石材为细腻的火山灰岩,颜色漆黑,平面呈椭圆形,高6厘米,宽3.6厘米,中间厚约1厘米,顶部左右各有一椭圆形穿孔。在石材两面的中间位置,均用阳刻手法凿出人(猴)面形象。面部的结构与石材的结构协调一致,呈纵向布局。两面雕刻的手法基本相同:面部轮廓突起而清晰,约为椭圆形,眼大而圆,鼻直而方,脸颊圆润、丰腴,颧骨较为突出,口圆而略显小,似呈“O”形,整个面部的表情似乎与正常人的表情有所不同,显得紧张而恐惧;一面似有头发,一面似无;一面下巴略尖,一面圆浑;一个眼略圆,一个略长。 护身符性质的灵物。这件体积很小的石雕作品顶上有镂孔,所以毫无疑问地说,它是可以佩挂的。是禳灾辟邪的护身符(图165.杜金鹏、杨菊华《中国史前遗宝》第297-298页)。
敌人人头
陕北神木县北是毛乌素沙漠,南部密布高原沟壑,万里长城从境内横穿而过,秃尾河挣出沙漠从县南直奔黄河。石峁位于县城南边60公里处的山梁上,秃尾河支流洞川沟从山梁下汩汩流过。石峁村实乃一龙山文化遗址,延绵2公里不绝,到处是古代的房基、墓葬、灰坑。考古发现的玉器,皆出土于用石板搭构的墓葬中,由同出的陶器知道,这些玉器为龙山文化遗物。
陕西神木石峁龙山文化遗址的侧面人头像于1979年出土,乳白色玉料,局部有褐色侵蚀。高4.5厘米,造型扁平,头侧视,鼻子和口都在器物的边缘上,鹰钩形状的鼻子系圆雕而成;眼睛用凹线刻画出来。侧面有一橄榄形的轮廓,不知表示什么,其下有一圆孔。脑后部有一个凸起物,可能表示耳朵。头顶部有一椭圆形发髻,下巴和脖子连接处有一道阴线纹。 这是一件圆雕作品,整件作品线条极为简练,仅用寥寥几刀,就将一个面带微笑的人物表现出来。(图166.《中国史前遗宝》扉页彩照)人头像为丹凤眼、招风耳、鹰钩鼻,当是闪米特人。由于穿孔在下方,穿上绳索后,人头像的头部向下,佩戴这种头像的目的是系住敌人的灵魂。具有闪米特人种特征的人群当是神木石峁龙山文化的敌人。
石家河文化玉雕人头像(图167.《中国史前遗宝》第156页)舒之梅、张绪球《楚文化 奇谲浪漫的南方大国》第32页),新石器时代,长2.9厘米 宽2厘米 天门萧家屋脊遗址 “玉雕人头像是石家河文化玉器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至今已发现十多件。虽然人物形象与冠饰不尽相同,但全都穿戴整肃,表情庄重,并都佩戴耳环。这类人头像大概是代表巫覡一类的神职人物。古人佩戴这些头像,是为了确保平安。”该玉雕人头像脖子下方正中凿有一圆孔,系上绳索后人头像的头部向下,佩戴这种头像的目的是系住敌人的灵魂。戴圆形毡帽和耳环
、丹凤眼的这一族群当是石家河文化主人的敌人。
三星堆青铜像
“青铜树枝头及人面鸟身像”商代晚期 高12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此像是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小神树残件部分,由树枝头及人面鸟身像组成。枝头上有花果,在果上站立一“人面鸟”。“人面鸟”头顶平,戴面罩,头部戴[支页],额部的饰件已脱落。方面,大凸眼,高鼻,大耳,耳尖向外展出,耳垂穿孔,粗颈。人面鸟身短硕,宽翅羽,羽尖上下呈双钩状分开且向内卷,靠下侧羽翅上有二圆形穿孔。凤尾,尾羽残段,上下分开,呈孔雀开屏状(图168.陈德安《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22页)。精绝的“木雕桌腿”(图169.《尼雅 静止的家园和时间》第137页)带翼,它同三星堆的“人面鸟”有些挂相。三星堆的“人面鸟”既不是斯芬克斯(sphinx人面狮身,在前3000纪的埃及首先出现)也不是格里芬(griffin鹰首狮、带翼狮,起源于前3000纪的两河流域)而是古埃及的“人头鹰”。在埃及,人头鹰表示的是奥西里斯的灵魂:图170.中(《埃及宗教》第13页)牛头伊西斯在向奥西里斯的灵魂祭酒,奥西里斯的灵魂从圣湖的植物中升起,形状是一只人头鹰[选自菲拉Philae的浮雕]。图171.中(《埃及宗教》第47页),拉的灵魂(1)和奥西里斯的灵魂(2)在塔图(Tattu)相会。树边的猫(3)正砍断象征黑夜的蛇。三星堆“人面鸟”当即古埃及冥神奥西里斯的灵魂(“人头鹰”)。目前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最早有翼神兽是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国大墓出土的立鹤方壶,其制作时间约在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前后)。在后来隋唐时期的粟特人墓中也发现了人头鹰形象。1999年7月山西太原发现的虞弘墓和2000年5月西安发现的安伽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有关中亚人或粟特人的最重要的墓葬。据墓志记载,虞弘是鱼国人,死于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大象元年(579)去世并埋葬的安伽,其墓志题“大周大都督同州萨保安君墓志铭”。在安伽墓门额上的圣火坛(图172.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第161页)、虞弘墓石棺床座上的圣火坛(图173.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第164页)皆出现了人头鹰。
“青铜兽面具”商代晚期 高65厘米
宽138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图174.《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48-49页)、“青铜兽面具”商代晚期 高84.3厘米
宽78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图175.《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50页)、“青铜兽面具”商代晚期 高82.5厘米
宽78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图176.《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51页),具有向外突出的圆柱形眼球和戈刃状大耳,表现的大概是千里眼和顺风耳,显然是三星堆文化中的神祇。
三星堆哈索尔。“青铜兽面”商代晚期
高12.5厘米 宽27.7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图177.《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53页)、“青铜兽面”商代晚期 高12.3厘米 宽27.8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图178.《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53页)、“青铜兽面”商代晚期 高20厘米 宽23.5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图179.《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54页);“青铜兽面”商代晚期 高23厘米 宽38.4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图180.《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56页)、“青铜兽面”商代晚期 高20.5厘米 宽26.6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图181.《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53页),“下颔处有两夔相对将兽面拱起”,将兽面拱起的更象是抽象之鹰;“青铜兽面”商代晚期 高17.5厘米
宽29.3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图182.《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53页)牛角特征明显、大眼睛(牛眼)。人面牛角表明这里的“青铜兽面”当是哈索尔。
“青铜跪坐人像”商代中期 高14.6厘米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 宽脸,方颐,云雷纹坚直方耳,耳垂穿孔。圆眼,正视前方,张口露齿,神态严肃。头发从前向后梳,再向前卷,上有发套,似作扁高髻。上身穿右衽交领长袖短衣,腰间系带两周。下身着犊鼻裤,一端系于腰前,另一端反系于背后腰带上。脚上套袜,两腕上各戴二镯,双手扶膝,坐姿(图183.陈德安《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19页)。 这是一尊写实性青铜像,人物具有正常人的眼睛。除了这尊跪坐人像而外,三星堆的立人像(图184.《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13页人像高172厘米,底座高90厘米,通高261厘米 二号祭祀坑)、青铜兽首冠人像(图185.《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16页殘高42.6厘米
二号祭祀坑)、青铜喇叭座顶尊人像(图186.《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18页高15.6厘米,直径9.8厘米
二号祭祀坑)、青铜跪坐人像(图187.《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第20页高12.4厘米,宽5.86厘米
二号祭祀坑、第21页高13.3厘米,宽5.54厘米 二号祭祀坑)、青铜人头像、青铜人面具的眼球中间都具有一条棱线,都属于非正常眼球。凭借这种眼球似可他们统统归之于“鬼”。
青铜平顶人头像第28页(图188.)商代中期
高37.4厘米,宽26.4厘米 一号祭祀坑,头戴类似回回帽的平顶圆帽;第29页(图189.)商代晚期 高37.7厘米,宽17.9厘米 二号祭祀坑;第30页(图190.)商代晚期
高40.5厘米 一号祭祀坑;第31页(图191.)商代晚期 高38.9厘米 二号祭祀坑;第32页(图192.)商代晚期 高38.9厘米
二号祭祀坑;第33页(图193.)商代晚期 高42.1厘米 一号祭祀坑;第34页(图194.)商代晚期
高39厘米,宽19.6厘米 二号祭祀坑;第35页(图195.)商代晚期 高45.8厘米
一号祭祀坑;第36页(图196.)商代晚期 高41.2厘米 二号祭祀坑;第37页(图197.)商代中期
高27.2厘米,宽22.4厘米 一号祭祀坑,头戴类似回回帽的平顶圆帽)、金面罩铜质平顶人头像(图198.第40页)商代晚期 高42.5厘米
二号祭祀坑)、这些青铜人像的头顶部分和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人物所戴圆顶帽极其相似。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铜骑吏”(图199.祝中熹《青铜器》第164页)“执矛铜骑士”(图200.祝中熹《青铜器》第165页)(图)“执戟铜骑士”(祝中熹《青铜器》第131页彩图29)、“铜斧车”(图201.祝中熹《青铜器》第131页彩图30)“铜輂车”(图202.祝中熹《青铜器》第132页彩图32)“铜车马组”(图203.祝中熹《青铜器》第133页彩图33)。如果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人物所戴圆顶帽和三星堆圆顶帽确实属于同一款式的话,那将意味着三星堆青铜器的年代可能要大大往后推延。如果以甘肃武威雷台汉墓人物的平顶圆帽来推断三星堆同一款式的平顶圆帽的时间的话,三星堆中戴这一平顶圆帽的人物生活的年代大概应在中国的汉代。